您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山西转型发展正当时

时间:2025-07-26 03:17:00 浏览:0

中经记者 王登海 太原报道

三晋大地,曾以“点亮全国一半的灯”铸就能源传奇,却也因“一煤独大”陷入发展窠臼。

201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赋予山西全国首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转型“试验田”的使命。十余年间,从深化转型综改到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从搭建“1+11”全域转型体系到培育新质生产力,山西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打响转型攻坚战。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山西走访发现,大同、吕梁等多地大力发展的氢能产业和新兴产业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吕梁更是凭借氢能产业的崛起,实现了市域经济的高速发展。

同时,山西通过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培育了16条产业链,构建起“链主+链核+专精特新”企业的协同发展格局。以成功集团为代表的企业从传统能源领域成功转型,成为山西产业多元发展的生动缩影。

山西,正以破局前行的姿态,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阔步迈进,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奋勇前行。

深化转型 全域布局点燃转型引擎

走进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这里处处涌动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一幅现代化产业发展的壮丽画卷徐徐展开。

在潇河新兴产业园区,低品位余热利用研发与装备制造项目的建设现场,正迎来攻坚的关键时刻,建设者们与时间赛跑,目光坚定地锁定每一个施工节点,全力以赴推动工程向前。在唐槐电子与装备制造园区,山西万佳数字印刷智能化生产示范基地的巨大钢结构框架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几台起重机正吊着钢梁缓缓移动,工人站在高空操作平台上精准对接构件。学府总部经济园区的山西大地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科技产业园项目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有的在操作复杂的机械设备,有的在进行精细的焊接作业,火花四溅。

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党中央交给山西的一项战略任务。

2010年11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也是国内最早的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意在推动山西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2017年,国务院再出台政策,支持山西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2019年,中央深改委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山西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山西成为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的“试验田”,全面推动能源转型、积极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为深化转型综改,推动高质量发展,去年山西省在各市设立11家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搭建了“1+11”全省转型综改示范区体系,进一步拓展了转型发展的空间和动力。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53.4亿元,增长4.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1亿元,增长5.8%;49个省级重点工程项目开复工率达93.8%,全省排名第一;完成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8亿元,增长13.7%。

因地制宜 新质生产力破土成势

由于资源特色、产业布局等原因,山西的转型发展把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具有山西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重中之重。

以氢能为例,大同、吕梁等地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了氢能作为突破传统化石能源限制的工具,借助其自身能源结构特点持续探索全新的能源转型路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地区争取了宝贵的转型发展空间。

2017年,大同市率先提出发展氢能产业,也是全国第一座明确将氢能产业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的地级市。2020年,发布了《大同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年)》,涵盖了氢能的制取、储存、运输和应用等环节,旨在将传统的煤炭生产消费模式转向战略新兴能源领域。

同样作为煤炭产区的长治和吕梁也不甘落后,相继宣布了自己的氢能产业规划,致力于推动氢能从灰色向绿色的转变。

此后,山西众多大型高耗能、高排放的民营企业纷纷布局氢能产业。例如,吕梁地区最大的炼煤焦化企业山西鹏飞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鹏飞”)、晋中地区最大的焦化钢铁企业山西美锦焦化有限公司、临汾地区最大的钢铁焦化企业山西晋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均在其工业园区内开展氢能产业链循环及重卡运输网络。

“我们拟投资780亿元,布局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工艺路线及装备最先进的鹏湾氢港氢能产业园。”2022年,山西鹏飞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郑鹏在一次会议上介绍,公司规划建设20万吨焦炉尾气制氢、5GW风光发电、10万吨光伏发电制氢、10万吨液体储氢及液氢充装站、8万吨有机液体储氢装置、50座加氢综合能源站、30万辆/年氢燃料电池汽车、3万辆/年氢燃料电池工程机械,以及配套电堆、动力系统、供氢系统、锂电池等。

这一年,吕梁市发布了《吕梁市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2—2035)》,旨在推动建设以当地产业为基础的氢能产业链示范基地,鹏湾氢港氢能产业园也因此被确定为区域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

2024年7月,吕梁市发布15条推动氢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包括市政府每年设立不低于1亿元氢能产业支持资金、减免氢能车辆过路费用、开放氢能车辆路权等,为产业落地构建起“硬支撑”。

目前,吕梁已形成13万吨制氢产能,拥有山西省数量最多的11座加氢站,投运氢燃料汽车超过600辆,并开通吕梁至天津、跨越700公里的氢能重卡运输线路,实现从源头制造到远程应用的全链条打通。

吕梁氢能产业发展其势已成,并提出建设千亿级氢都,力争到2030年制氢能力突破50万吨,产业链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氢能重卡生产能力达5万辆。

而吕梁也凭借产业转型实现市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今年一季度,吕梁市GDP名义增速达26.70%,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总量跃居全省第二。

氢能产业在山西部分地区的成功实践,只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生动注脚。在山西,其他地区也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阳泉依托煤层气资源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晋城聚焦煤化工产业链延伸,朔州打造风电光伏基地,共同绘就山西转型发展的多元图景。

链式发展 集群效应助力转型加速

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打造,是山西省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引擎。近年来,山西通过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全省梯度培育了涵盖特钢材料、新能源汽车、碳基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16条省级重点产业链。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例,山西正围绕“车用原材料—零部件—系统总成—整车—配套基础设施”构建完整体系,着力发展动力电池负极材料、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大功率快速充电设备、智能化电动重卡及乘用车等特色高端产品,推动产业链竞争力整体提升。

作为山西本土企业转型的典型代表,成功集团的发展轨迹印证了产业链协同的实践价值。与山西众多知名企业相似,成功集团以从事能源煤炭业务发家,并迅速积累资产;但成功集团未故步自封于传统煤炭产业,而是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将目光投向汽车领域,形成了跨行业多元化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从煤炭贸易到汽车制造,成功集团用27年时间完成了从资源依赖到技术创新的跨越。”成功汽车副总经理王景雨介绍,成功汽车成立于2009年,隶属于山西成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如今已发展成为集整车研发、生产、发动机制造、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汽车企业,拥有山西长治、贵州遵义两大智能制造基地,具备年产18万辆的生产能力,同时具备商用车和乘用车生产资质。

“技术创新是我们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王景雨介绍,“成功汽车拥有180余人的资深研发技术团队,具备商用车平台集成开发、同步工程与产品验证等研发能力。”公司不仅掌握了“三电”核心开发技术,还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器、电池集成开发技术,拥有各类授权专利102项和软件著作权5项。

记者注意到,今年7月,山西新一批重点产业链“链核”企业名单出炉,山西省工信厅对最新一批山西省重点产业链“链核”企业名单进行公示,新增7家企业,覆盖高端装备制造、第三代半导体、光伏、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等多个重点领域,进一步完善山西的产业链布局。至此,山西形成16条省级重点产业链、41家“链主”企业和112家“链核”企业的发展格局。

而产业链上的企业也成为山西落实“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点,牵引山西制造迈向“智能化、低碳化、集群化”的新阶段。

相关推荐
  • 汉中市汉台区:多措并举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汉中市汉台区:多措并举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汉中市汉台区始终把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来抓,推动主要指标稳中有进、发展动能持续增强、民生福祉稳步提升。上半年,全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增速位居全市前列,以扎实的高质量发展成效彰显“汉台担当”,为全市生产总值创近五年同期新高作出了重要贡献。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上半年上市滇企超六成盈利 有色金属板块表现亮眼
    上半年上市滇企超六成盈利 有色金属板块表现亮眼

    云南铝业加强绿色铝一体化产业链统筹谋划。 企业供图万得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全省39家上市公司均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今年上半年,25家上市公司实现盈利,18家上市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19家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实现增长,8家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超百亿元。截至8月31日

  • 上市公司扎堆派发“半年度红包”
    上市公司扎堆派发“半年度红包”

    截至2025年8月31日,深市共有2873家上市公司如期披露2025年半年报。整体来看,深市公司近八成公司实现盈利,超过五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近年来,深市上市公司分红意识不断增强,纷纷以真金白银增强投资者回报、稳固市场信心,一年多次分红的新生态逐步形成。数据显示:有386家深市公司披露中期分红,同

  • 苏园产城持有型ABS获上交所受理 拟发行1.18亿元
    苏园产城持有型ABS获上交所受理 拟发行1.18亿元

    观点网讯:9月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显示,元联广发-苏园产城持有型不动产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状态已更新为“已受理”。该计划的发行人为苏州元联药谷一期基础设施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据悉,此次拟发行的债券总额为人民币1.18亿元,属于资产支持证券(ABS)类型,由广发资管作为承销商负责发行工作。该债

  • 前7月同比增长14.6%!江苏“大船”制造驶上“数智航线”
    前7月同比增长14.6%!江苏“大船”制造驶上“数智航线”

    1—7月江苏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集群增加值同比增长14.6%大船制造开出“数智航线”“中国造船看江苏”。江苏发展船舶与海工装备区位优势独特,船舶海工产业连续十多年全国第一,已形成鲜明的产业先导优势,拥有南通、扬州、靖江等重要造船基地,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船舶和海工装备制造大省。8月27日,江苏省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