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虚拟现实电影:开启“沉浸式观影”新模式

时间:2025-05-23 08:32:00 浏览:0

科技日报记者 孙越

日前,河南广播电视台(以下简称“河南广电”)凭借《唐宫夜宴》《隐秘的秦陵》两部作品获得中国虚拟现实(VR)电影领域首张及第二张“龙标”(公映许可证),编号分别为虚字001和002号,这标志着中国电影产业正式迈入“虚拟现实+电影”融合发展的新赛道。

从“看”到“入”,重塑观影逻辑

虚拟现实电影是指综合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和观看、用于电影院等固定放映场所公开放映的新形态电影。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迭代和成熟,虚拟现实电影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一些实验性产品、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纷纷涌现。

“戴上头显设备,观众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历史的亲历者。”国家电影局相关负责人说,虚拟现实电影通过360度全景影像、交互式叙事和立体声效,将观众“卷入”虚拟场景。在《唐宫夜宴》中,观众可自由穿梭于复刻的唐代洛阳城南市酒肆与应天门之间,甚至能与李白对诗、与唐代舞姬共舞。这一场景依托河南广电自主研发的E-EASTEN系统,通过高精度数字孪生技术,将还原的洛阳城误差控制在1厘米以内,确保“每一步都踩在历史上”。

而《隐秘的秦陵》则让观众化身考古学家,手持探照灯踏入秦陵地宫甬道,青铜水禽机关转动的轰鸣声通过空间音频技术立体环绕,配合震动座椅模拟阴风触感,多感官交织下营造出“穿越2200年”的沉浸体验。

不久前,全国首家XR多厅未来影院在西安落地,为这类作品提供了标准化放映场景。影院配备震动座椅和环境温控装置,当《隐秘的秦陵》中地宫的阴风掠过,观众不仅能看见衣袂翻飞,更能感受到寒意侵肤的真实。

技术赋能,实现像素级还原与感官革命

虚拟现实电影的爆发式发展,依托于三维建模、实时渲染、空间定位等核心技术的突破。作为国内极具成长性的新型主流媒体,河南广电以敏锐的眼光,在省级媒体中率先进入虚拟现实电影赛道。其2023年成立河南广电大象元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从技术、内容、传播各个环节对虚拟现实电影深耕细作。

“《隐秘的秦陵》制作过程中,仅为了还原一棵古树的纹理,团队便飞毁三架无人机,最终在宁夏找到了符合秦代风骨的标本。”河南广电大象元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苏翼飞说。

在音效层面,空间音频技术可根据观众朝向动态调整声源方位。例如《唐宫夜宴》中编钟声从观众头顶倾泻而下,还原了唐代雅乐的立体声场;《隐秘的秦陵》中水流声由远及近的变化,让观众仿佛置身考古现场。

“针对虚拟现实电影制作门槛高的行业痛点,公司即将推出的E-EASTEN系统2.0版本,将具有‘智能场景规划’和‘动线组装’功能,为虚拟现实电影提供全链路解决方案,打通‘场景生成—动线设计—交互逻辑—播控管理’的全流程数字化,大幅降低虚拟现实电影制作门槛,引领行业变革。”苏翼飞说。

产业重构,让影院从孤岛变文化元宇宙

这场电影的技术革命正催生新业态。据统计,西安民生骡马市购物中心的XR未来影院单日接待观众超500人次,传统影院正加速向“文旅综合体”转型。

这也为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形式。《唐宫夜宴》VR版已登陆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让外国观众得以“漫步”唐代街市。作为中国首部“出海”的虚拟现实电影,《唐宫夜宴》荣获中宣部“2024年国际传播优秀案例”,成为中国文化出海的标杆项目。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评价其为“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

河南广电大象元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斌告诉记者,《唐宫夜宴》《隐秘的秦陵》后,公司还将推出《甲骨风云》《龙门金刚》等多部虚拟现实电影,深挖中国传统文化,讲述中华文明故事。河南广电自有IP《洛神水赋》虚拟现实电影的制作也已经提上日程,并将与《流浪地球》《西游降魔》等IP合作开发XR版本,打造“电影+游戏+社交”的复合体验。在创作端,阿里影业设立VR实验室探索AI编剧,通过分析用户观影数据生成动态剧本;PICO开发的沉浸终端系统支持“动线组装”,确保观众在虚拟世界自由探索时剧情无缝衔接。

从河南广电摘得“龙标”到西安未来影院的诞生,虚拟现实电影正从技术实验走向产业规模化。

来源:科技日报

相关推荐
  • 虚拟现实电影:开启“沉浸式观影”新模式
    虚拟现实电影:开启“沉浸式观影”新模式

    科技日报记者 孙越日前,河南广播电视台(以下简称“河南广电”)凭借《唐宫夜宴》《隐秘的秦陵》两部作品获得中国虚拟现实(VR)电影领域首张及第二张“龙标”(公映许可证),编号分别为虚字001和002号,这标志着中国电影产业正式迈入“虚拟现实+电影”融合发展的新赛道。从“看”到“入”,重塑观影逻辑虚拟现

  • 评论|莫让AI沦为造谣工具
    评论|莫让AI沦为造谣工具

    近日,网信部门公开曝光了第六批网络谣言典型案例,涉及公共政策、突发案事件和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其中多起案例系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编造虚假信息。这些谣言不仅误导公众认知,还扰乱社会秩序,危害性不容小觑。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也紧跟时代步伐

  • 河南水环学院举办2025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
    河南水环学院举办2025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切实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建设,5月11日,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在花园路校区举办2025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作为职业教育活动周重要内容,大赛以“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为主题,通过教学竞赛形式深化产教融合、优化类型定位、创新育人模式,为构建现

  • 河南这场5·18博物馆日云游直播活动超有“料”
    河南这场5·18博物馆日云游直播活动超有“料”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杜军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河南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百姓文化云、书香河南公共文化平台联动河南全省各地市的公共博物馆、民间博物馆、主题博物馆策划开展了精彩纷呈的“书页翻动历史,文物诉说文明”全省博物馆推介活动,本次活动以“云游直播”的形式,让古籍与文物“活”起来,带领公众跨

  • 濮存昕“金句”频出聊“梅花”、聊表演:青年演员劲从何来?
    濮存昕“金句”频出聊“梅花”、聊表演:青年演员劲从何来?

    梅花奖终评前夕,濮存昕邀请年轻人来了一场随机而直接的对话。72岁的濮存昕面对的,有青年演员,有年轻观众,他们汇聚他的周围,听他演讲、聊天、朗诵、表演,感受着表演艺术与艺术家所具有的巨大能量。“孩子,当好演员,没人能挡着你!”面对来自一位青年话剧演员的疑惑,濮存昕真切地解答,“我的处境曾经跟你们非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