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日前,随着嘹亮的汽笛声,X8489次中欧班列缓缓驶出西安国际港站,这标志着中欧班列(西安)今年以来开行已超2500列,开行量、装车量、发运量均同比增长超30%,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作为中国与中亚、欧洲等沿线国家物流运输合作的重要窗口,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背后,既是织密“通道网”、打造“经济圈”的不断深入,也反映出中国与周边国家在经贸合作、跨境产业协同发展等多领域涉边合作的全方位进步。
在中央周边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幅员辽阔、边界线长,周边是实现发展繁荣的重要基础、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运筹外交全局的首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同周边国家深化涉边合作是践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的重要一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治国理政战略全局,提出“治国必治边”“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等一系列重要论断和重大举措,为新时代涉边工作指明方向。过去一年,中国与周边邻国涉边合作亮点纷呈,为周边外交和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唱好依法治边主旋律,筑牢边境治理基石。《陆地国界法》实施以来,涉边部门与边境省区积极贯彻落实,依法履职。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借助信息化、科技化手段提升边界管理效能,坚决维护边境安全稳定。在此基础上,以边界联委会为主渠道的多部门、多层级跨境涉边合作机制不断健全,中国与俄罗斯、蒙古国、越南、老挝等国的边界联委会陆续召开,推动邻国共同维护边境地区安全稳定,彰显中国依法治边的坚定决心。
唱好深化合作进行曲,畅通边境联通网络。在中国和周边邻国的共同努力下,陆地边境口岸全面复开、客货两旺。中吉(吉尔吉斯斯坦)别迭里口岸开通,中俄黑瞎子岛口岸、中蒙阿尔山口岸、中巴(巴基斯坦)红其拉甫口岸扩大开放,数十条连接中国同尼泊尔、缅甸、越南的边民通道恢复开放。基础设施“硬联通”有力促进了跨境交流合作。中俄、中蒙、中哈等多个方向跨境铁路、公路、桥梁建设加紧推进,中越友谊关—友谊智慧口岸加快建设,边境地区互联互通水平持续提升,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唱好兴边富民咏叹调,激发边境发展活力。边境兴则边疆兴,边民富则边防固。边境地区积极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中俄蒙经济走廊、澜湄合作、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次区域机制不断走深走实。云南、新疆、黑龙江等边境省区积极指导本省区临边县市创建边境旅游试验区和跨境旅游合作区。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于2024年10月投入正式运营,成为跨境旅游合作样板,让边境地区焕发勃勃生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这要求我们要从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看待边疆治理,持续提升口岸通关效率和便利化水平,优化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边境省区要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造边境经济“近循环”;不断提升边界治理法治化、现代化水平,让涉边合作成果实实在在惠及各国人民。中国将继续以开放姿态、务实行动,推动涉边合作迈上新台阶,携手周边邻国共创地区繁荣稳定新局面。(作者是国际问题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