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傍晚,水井坊(600779.SH)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下滑超50%,同期营业收入同比下滑超10%。与业绩的走势不同,公司预计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超10%。
对此,酒业分析师蔡学飞对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水井坊销量增长但业绩下滑的核心原因并非单纯的“以价换量”,而是行业深度调整期的主动战略调整。一方面,公司通过“一城一策”分级运营等精细化渠道管理加速终端动销,短期内需消化高库存导致营收承压;另一方面,其坚持高端化文化IP布局,加大如“双子星”战略品牌投入和消费者体验优化投入,虽短期费用增加,但为长期市场扩容奠定基础,可以理解为当前业绩波动是转型阵痛。
销量增长业绩却下滑,公司:宴席、商务等场景需求不振
据水井坊披露的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05亿元,预计减少约1.37亿元,同比下降56.52%;预计2025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98亿元,预计减少2.21亿元,同比下降12.84%;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849万元。
与业绩的走势不同,公司销量同比增长超10%。公司预计销售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543千升,同比增加14.54%,销售量全部来自中高档酒。据悉,水井坊旗下中高档酒品牌包括臻酿八号、井台以及典藏等,其中臻酿八号主要走宴席市场等。

对于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公司表示,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业整体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尤其在第二季度,商务宴请和宴席等传统消费场景持续承压,市场恢复节奏放缓。在上述因素影响下,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预计同比下降,由于白酒产品毛利率较高,收入下滑对利润造成的影响更为显著。
“春节期间总体消费表现低于预期,导致渠道库存水平高于预期,进而对春节过后几个月的发货量造成一些影响。消费疲软的趋势在第二季度进一步加剧,宴席和商务宴请等关键场景需求不振,进一步影响了去库存进程,放缓了发货恢复的节奏。”水井坊在业绩预告中指出。
对于白酒行业周期,在水井坊今年6月份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公司总经理胡庭洲引用了大股东帝亚吉欧CEO Debra Crew的一段话,回应了对于白酒周期的看法,“做生意就像开车一样,外面下雨的时候,我们更需要关注自己面前这条路、关注我们自己的车到底怎么开。因为这个时候可能是弯道超车最好的机会。”
臻酿八号等近期停货,“铁腕手段”整治行业乱象
白酒调整周期下,价格下跌成为行业普遍现场,近期水井坊也在价格、电商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7月8日,《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声明》发布,具体内容包括“臻酿八号500毫升装全渠道停货”“臻酿八号520毫升装在电商渠道将采取稳价值链及买赠管控等举措”“公司对6·18促销期间违反公司政策的客户和相关人员进行了严肃查处,包括但不限于罚款、停播断链接、终止合作等措施”等。

臻酿八号500毫升装停货的同时,水井坊在7月8日的声明中还针对618促销、电商等发声,并提及流通乱象。水井坊表示,公司对618促销期间违反公司政策的客户和相关人员进行了严肃查处,包括但不限于罚款、停播断链接、终止合作等措施。
此外,水井坊指出:臻酿八号其他规格,如500毫升单支/整箱、礼盒装等,在电商渠道上的销售也会严格遵守公司的价格政策,以保证市场价格体系的稳定。
针对市场局部流通乱象,水井坊表示将持续升级完善相关管控举措和反应速度,在重点地区和渠道,水井坊将大幅增加人力物力投入,对违规流通产品第一时间进行查处及收货工作;对于扰乱市场秩序、危害渠道利益行为,严惩不贷;针对市场违规流通产品,以“应收尽收”原则,回收市场上的跨区跨渠道的流货。
记者注意到,2025年开年以来,多家头部酒企陆续发布停货通知,包括习酒·窖藏1988、汾酒青花20、老白汾酒10、第三代珍十五、第八代五粮液、42度500ml国缘四开及对开、洋河海之蓝及天之蓝、泸州老窖全品系等白酒品牌纷纷传出暂停供货或严格配额管控的消息。
停货背后,业界人士分析认为,酒企的战略不乏在行业调整周期中、终端价格不稳等背景下“控货挺价”的逻辑,也有去化渠道库存、保障经销商利润的考量。
对于量价等问题,蔡学飞对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随着消费回暖及渠道库存优化,量价协同效应有望逐步释放,市场对于水井坊下半年的筑底反弹以及结构性增长依然持有乐观的态度。”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张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