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濮存昕“金句”频出聊“梅花”、聊表演:青年演员劲从何来?

时间:2025-05-20 00:14:00 浏览:0

梅花奖终评前夕,濮存昕邀请年轻人来了一场随机而直接的对话。72岁的濮存昕面对的,有青年演员,有年轻观众,他们汇聚他的周围,听他演讲、聊天、朗诵、表演,感受着表演艺术与艺术家所具有的巨大能量。

“孩子,当好演员,没人能挡着你!”面对来自一位青年话剧演员的疑惑,濮存昕真切地解答,“我的处境曾经跟你们非常像,但天无绝人之路,最后总会有柳暗花明。”在他眼中,青年演员的前缀“青年”二字,是一种需要面对疑惑与困境的处境,更是一种“眼眸中有灵光”、勇攀高峰的精气神。

青年演员的劲儿拦都拦不住

谈基本,濮存昕说做演员这行,“嘴”是基本功。“‘嘴’没练好,三句话水平就出来了。‘嘴’怎么练?要靠阅读,要挡不住的出口成章。”他曾经演契诃夫《天鹅之歌》中的“小丑”,找不到语感,便在网上听名丑张春华说戏,学他的说话吐字方式,于是这个角色就“敢张嘴了”,“我的脸是小生的脸,还是朗诵腔,但没关系,这丑角的台词还是叫我练出来了。”上台之前,研究剧本、对台词等工作对青年演员尤为重要,“老前辈有言:‘含金吐玉,不糟蹋一个字。’都是‘嘴’的问题。”

濮存昕在梅花奖艺术讲座上。

“干这行如何寻道摸门,要有谁想拦我都拦不住的这口气儿。”但好的表演,不能用蛮力。甚至体验生活是一方面,但不能过度依赖体验,更要有“强大的制造真实的表演能力”,而这恰恰来自对文学与生活的理解力。濮存昕说,演员得靠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基本功,另一条腿是融合文学、舞台调度、观众的能力。

谈到演员、明星以及“知名度”的问题。他说,演员要出名绝不是简单追逐名利,知名度是要“与我有关”——要成为与观众有关的演员,让观众觉得“演员的生命品质值得追随到舞台来看”。“观众为什么爱买明星的票?是因为他是来看‘假定性’的,如果演员演了一个观众感兴趣的角色,他有理由买票。”濮存昕鼓励青年演员多多争取“被看见”“被喜爱”,“尽快成为让观众感兴趣的演员,这也是正能量所在。迄今已有700多个梅花奖,这是演员舞台艺术行当里面的至尊追求,有好角色就要勇攀梅花奖的高峰,勇攀观众口碑的高峰。”但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演出、演出、再演出,“就像一刀一刀地割麦子,一直演,直到演不动为止”。

传承下去,小剧种大能量

在本次梅花奖终评舞台上刮起的“婺剧风暴”,让濮存昕称赞不已。这是来自浙江金华的小剧种,三届梅花奖连连出场。“这么小一个剧团,能够生存、能够发展,能够一路走向全国各地演出,到哪儿哪儿爆满,还有掌声与喝彩。这说明,他们在戏曲界正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风貌。要想知道其中的经验,得去看看婺剧团的老师们是怎么教学生的,这些学生又将怎么教他们的下一届。”濮存昕告诉记者。

婺剧剧照。

梅花奖为地方剧走向更多地方提供了大舞台,大大小小的“乡音”也不断触及人们心中的文化血脉。“愿意吃家乡的饭,也愿意听家乡的音,文化的血脉与声音有关,与乡情乡调有关。中国人基因中就有‘乡情乡愁’,不是愁苦而是心中最深的眷恋,是一份文化认同。地方戏的唱腔,我们要尽可能地把它们留下,让天南海北更多人听到。”

就像小剧种要不断破圈远行,青年人也需要向外远行。毕业之后怎么办?要如何真正踏入这门行当?一位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的研究生向濮存昕真诚发问。濮存昕认为,年轻人不要太着急,“你应该发现你自己的空间,就像孩子大了要走出院子、走出街道,走出城市,甚至走向月球……你要获得更大空间的信息,知道困难所面对的边缘在何处,突破出去。”

讲座结束前,一段《哈姆雷特》台词的即兴表演让听众们沸腾了。但随后一段话又让青年们安静了下来。“我们人艺的老前辈有一条原则,是我从小在剧团里长大看到的,他们没有下私功,是不上排练场的,都在家琢磨。第二天上排练场,他每天都是有涨功的。”濮存昕说,好演员,不下苦功夫,不行。

相关推荐
  • 下降10个基点!LPR迎来年内首降
    下降10个基点!LPR迎来年内首降

    5月20日,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双双下降10个基点1年期LPR降至3%,5年期以上LPR降至3.5%这是LPR年内首降将进一步降低企业、居民融资成本提振市场信心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增长来源:新华社

  • 濮存昕“金句”频出聊“梅花”、聊表演:青年演员劲从何来?
    濮存昕“金句”频出聊“梅花”、聊表演:青年演员劲从何来?

    梅花奖终评前夕,濮存昕邀请年轻人来了一场随机而直接的对话。72岁的濮存昕面对的,有青年演员,有年轻观众,他们汇聚他的周围,听他演讲、聊天、朗诵、表演,感受着表演艺术与艺术家所具有的巨大能量。“孩子,当好演员,没人能挡着你!”面对来自一位青年话剧演员的疑惑,濮存昕真切地解答,“我的处境曾经跟你们非常像

  • 痛心!初三病重男孩与全班拍毕业照,次日不幸离世!亲属回应:接受不了,一直在哭
    痛心!初三病重男孩与全班拍毕业照,次日不幸离世!亲属回应:接受不了,一直在哭

    5月17日早晨,四川南充,初三某班全体同学搬着板凳来到仪陇县总医院的广场上,拍下了一张特殊的毕业照。学校工作人员称,是班主任带领着全班同学去到医院看望同学,同时他也表示即将临近中考,不希望此事引发过大关注,影响到孩子们的考前状态。许多网友被感动,纷纷表示“这是最珍贵的记忆,一个都不能少”“德育最高的

  • 2024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4.9亿人次
    2024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4.9亿人次

    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5月18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行。记者从活动开幕式上获悉,国家文物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4.3万个、教育活动51.1万场,接待观众14.9亿人次。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总数达7046家,较上一年增加213家;实现每20万人拥

  • 年轻人成长需要建议,更期待“有效沟通”
    年轻人成长需要建议,更期待“有效沟通”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 5月4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年轻人成长需要建议,更期待“有效沟通”》的评论。一段时间以来,不同身份与代际间如何有效沟通,成了一个值得讨论的现象。甚至时不时也会有一些“专家建议”被青年朋友们“吐槽”,更有甚者抛出了“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论断”。玩“梗”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