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智能化煤矿产能居全国第一 内蒙古七成在产煤矿完成智能化建设

时间:2025-05-11 08:18:00 浏览:0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获悉,内蒙古煤矿智能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内蒙古七成在产煤矿完成智能化建设,智能化煤矿数量、产能分别达到209处、10.87亿吨/年,正在运行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达281个,煤矿生产向高效、安全、绿色方向持续迈进。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在能源供应中发挥着“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煤矿智能化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代表着煤炭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发展煤炭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内蒙古2024年煤炭产量、煤炭外运量、煤炭保供任务量均居全国第一,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近年来,内蒙古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涌现出了一批技术领先、安全可靠、可复制的智能化示范煤矿。国能准能集团依托数字化采矿设计软件、远程操控钻机等先进技术,成功实现了智能穿爆,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与安全生产水平,同时建立了国内首个千万吨级选煤厂成套数据标准,填补了选煤行业空白。龙王沟煤矿大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科技创新工作,建成了智能综放、智能掘进等十大类98个智能化子系统,主要生产经营环节实现减人提效,主要危重作业实现机器替代。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自2019年以来,实施了276项煤矿智能化建设项目,总投资达8.6亿元,覆盖了多个生产环节和工作场景,其打造的“尧光一号”智慧矿山综合管控平台,实现了产业信息实时汇聚共享。这些智能化示范煤矿的建设,为推动煤炭行业技术进步、装备提升、管理创新、效益改善树立了标杆、提供了借鉴。

  从“人控”到“数控”升级,从“自动”到“智能”提速,内蒙古以煤矿智能化建设为抓手抢占煤炭行业“智”高点。目前,内蒙古煤炭开采机械化率已达100%,智能化煤矿产能占全区在产煤矿产能的88%,智能化煤矿产能居全国第一。281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高效运行,44处露天煤矿积极开展无人驾驶试验,370台无人驾驶车辆驰骋在矿场。

  据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内蒙古将进一步加快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明确2025年底前,I类井工煤矿和服务年限超10年的大型露天煤矿完成智能化提档升级。(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康丽娜)

相关推荐
  • “贝碧嘉”吹倒的废木“重生”了!同济作品惊艳亮相“建筑界的奥林匹克”
    “贝碧嘉”吹倒的废木“重生”了!同济作品惊艳亮相“建筑界的奥林匹克”

    素有“建筑界的奥林匹克”之称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日前开幕。同济大学携“人形机器人”惊艳亮相,2个极具科技范儿的机器人吸引了全场目光。机器人互动敲击手碟,人机音乐共奏圈粉一众外国网友,不少人直呼“太酷了!”变废为宝,开启人机共生新图景“机器人的感知系统和动作训练这一套完整的链路,都是由我们团队师生设计开

  • 智能化煤矿产能居全国第一 内蒙古七成在产煤矿完成智能化建设
    智能化煤矿产能居全国第一 内蒙古七成在产煤矿完成智能化建设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获悉,内蒙古煤矿智能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内蒙古七成在产煤矿完成智能化建设,智能化煤矿数量、产能分别达到209处、10.87亿吨/年,正在运行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达281个,煤矿生产向高效、安全、绿色方向持续迈进。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在能源供应中发挥着“压舱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