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散文丨张小成:水封的古镇风韵

时间:2025-05-21 11:31:00 浏览:0

水封的古镇风韵

文/张小成

一早醒来,依偎在窗边,迎着湖面清风,眺目远望,波光粼粼。

水天相接的清江湖美景刹那间将我的思绪引入到十多年前。因工作之缘,市政府委派我作为特派员赴洪江市负责协调托口电站建设和移民搬迁工作,自此我与托口古镇结下一段难以忘怀的情缘。

托口古镇地处何方,外界鲜有人知,但提起唐朝诗人王昌龄,却无人不晓。王昌龄曾任龙标县尉,那千古名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便是他于龙标县芙蓉楼留下的传世佳作。而龙标县,正是如今的洪江市,其县治与洪江市的市治皆设于现今的黔城镇。托口古镇,则静静坐落于黔城镇沅江上游35公里的江畔,宛如一颗遗世独立的宝石。

托口古镇是沅江的两条一级支流交汇之地,这里也是沅江上游的起始点。一条是渠水,流经湖南省怀化市南部的三个县;一条是清水江,流经贵州省中南部六个县。以水路交通为主的古代,作为湘西边陲的托口古镇与黔城古城和洪江古商城一起,构成沅江上游湘黔两省边界商贾云集、物资交流的一串璀璨明珠。

托口电站的坝址位于托口古镇下游5公里的沅江干流河床上。据五菱公司托口电站建设指挥部负责人赵总介绍,托口这个地方处于云贵高原山麓和雪峰山脉交界处。这里崇山峻岭、千沟万壑,河流湍急,水势落差大,发电出力高。同时托口镇范围是由高山围住的一个盆地,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18公里,但处在盆地下游河床两岸的平均宽度不足500米,宛如一口大锅的锅底。因此,在这里建电站大坝,其水量水势和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2010年春,我到洪江工作的第二天。依稀记得,我住在托口电站的建设营地。清晨,是在桩机与岩层的低吟中被唤醒。

早饭后,我在当地移民工作干部的陪同下,徒步走进神秘的托口古镇。沿途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野里,那一望无际金灿灿的油菜花在阳光下灿烂夺目;梯田上,满目的橘花、梨花、桃花迎风开放、香气四溢;远山间,满山遍野的山花烂漫、繁星点点;天空中,成群结队的蜜蜂在花海之中轻盈穿梭,翩翩起舞,发出的嗡嗡声像是在善意提示路人“走路小心点,别影响我运蜜的交通”。

临近古镇,映入眼帘的是另一番景象。几棵硕大的古树高耸入云,依稀可见的白白斑斑挂满树梢。走近一看,原来是在这里栖息的白鹭群,雪羽翩翩,风姿绰约,进进出出,不时发出“咕嘎咕嘎”的声音,声音穿透云端,不断回荡在古城上空。树下,鳞次栉比的房屋群落,飞檐翘角,粉墙黛瓦,古朴典雅。陪同人员告诉我,这些房屋是古代湘西商号铺店和豪宅的典型风格。托口古镇是商贾云集之地,湘西和黔中南的木材、红油、药材等山货汇集到此,通过简单的加工或打包整理,沿沅江放排、装船运送到常德、武汉等繁华都市销售,返程的商船满载当地居民需要的日用工业品在此地分销售卖。这些建筑,既有商铺粮庄、饭店旅社,也有戏楼妓院、私塾学堂,还有一些是有钱财主或达官贵人衣锦还乡在这里世代定住的置产。

我们漫步在蜿蜒的古巷,一边全神贯注地品味着古建筑的典雅艺术,一边聆听着陪同人员的讲解,仿佛自己已置身于古代繁华的市井,脑海里浮现出一幕幕古镇的历史画卷:沿路店铺招牌各式各样,店铺里陈列的商品琳琅满目,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戏班的锣鼓声在木梁间萦绕,药行的艾草香漫过雕花窗棂,酒坊的木榨与年轮共振出醇厚的光阴。冥思遐想间,身体一晃,摇摇欲坠,险些被滑倒在地。我低头一看,原来脚下踩到一块灰色的青石板。这青石板被岁月磨砺得光溜溜的,好像在述说着千年所承受的路人压力和为古镇所做出的无私奉献,提醒着路人对它的关注。再抬头向前望去,密密麻麻的青石板铺满了整个古巷,好似与各家各户入户的长条阶梯石板形成御林军阵营,在列队接受过往路人的检阅。

古巷尽头的一户人家是我当天工作的目的地。主人姓余,是一位年近花甲、头发斑白的大娘。我们走到了余大娘庭院前,大门是开着的。在陪同人员调着嗓子询问间,余大娘应声出门把我们迎进了门。哇!好大的一个庭院,被青砖碧瓦围墙包裹着的院落。院落由四合院组成,四面台阶以青石板铺陈,台阶之上是楼层的人行走廊。台阶中心处也是一个由青石板铺陈的下沉式长方形平台。平台中间矗立着一个大水缸,有说是装消防用水的,有说是象征聚宝盆。抬头仰望是一个天井,四周的碧瓦由屋顶向着天井成菱形斜面倾斜,雨天将雨水流进天井,晴天便于太阳照射屋内。天井开外全是两层木质房屋,窗棂上,雕刻着各式各样的花草虫鱼图案,栩栩如生,精美绝伦,展现着古代匠人鬼斧神工、巧夺天工的技艺。这种房屋结构和造型,冬暖夏凉,饱含湘西民宿文化底蕴,最适人居住和待人接客,彰显主人的富有和品味,但是造价也是不菲的,是一种只有过去当地有钱人家才住得起的豪宅。

告别余大娘,已到晌午时分。我们漫步在古镇另一条古巷,寻找能果腹的餐馆。这条古巷,一改前面走过的那条古巷的岑寂,散发出农村集镇现代繁荣热闹的气息。走着走着,一阵阵木甑新米的饭香扑鼻而来。寻着香味的踪迹,我们踌躇在一个三间门面,挂着“百年老字号饭馆”牌匾的门前,看到了陈列在餐案上的碟盘里各式各样的菜肴,蛋卷金黄如满月,粉蒸肉裹着荷叶清香,还有其他成品半成品。望着这些菜品,我已垂涎欲滴。点过菜后,我看到了托口干鱼在铁锅里与青红椒共舞的技艺。最妙是春日椿芽炒蛋,碧色与金黄交织,尝的是整个山谷的苏醒。掌柜的厨艺堪称托口一绝,其饭菜的香味能漫过三条古巷,勾着过路人的魂魄。

傍晚,夕阳西下,余晖染红了江水,古镇在晚霞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宁静而祥和,偶尔闻到乌篷船内溢出的酒香,让人似乎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依稀可见的几户房顶上的炊烟便成了天空的诗行,羊群归栏的咩叫、木屋前黄狗的吠叫都是那么让人心动。我披着晚霞回到营地,一个人立在大坝瞭望台,观看着熔金般的夕照泼洒在湍流之上,憧憬着这里“高峡出平湖”后的壮观景象。

张小成,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茹程有约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

相关推荐
  • 散文丨张小成:水封的古镇风韵
    散文丨张小成:水封的古镇风韵

    水封的古镇风韵文/张小成一早醒来,依偎在窗边,迎着湖面清风,眺目远望,波光粼粼。水天相接的清江湖美景刹那间将我的思绪引入到十多年前。因工作之缘,市政府委派我作为特派员赴洪江市负责协调托口电站建设和移民搬迁工作,自此我与托口古镇结下一段难以忘怀的情缘。托口古镇地处何方,外界鲜有人知,但提起唐朝诗人王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