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丹江口市教育局:守护青春不“溺”行

时间:2025-06-12 11:55:00 浏览: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马颖颖 胡江兵)“太难受了!原来溺水这么可怕,我以后一定远离危险水域。”6月11日,丹江口市徐家沟小学的操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防溺水体验课正在进行。孩子们屏住呼吸,将脸埋入盛满水的脸盆中,10秒、20秒……很快就有同学忍不住抬起头,大口喘着气。这场看似简单的“一盆水”体验活动,正是丹江口市教育局创新防溺水教育的一个生动缩影。

体验活动后,来自红十字会的急救专家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救命课”。从判断环境安全到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的规范操作,专业人员手把手指导,孩子们两人一组,在模拟人偶上反复练习心肺复苏动作。“按压深度要5厘米”“注意清理口腔异物……”实操中,急救技能从课本变为本能。这种"体验+实操"的教育模式,让“远离危险水域”的警示真正扎根心底。

今年以来,丹江口市教育局构建“教育局—学校—班级—监护人”四级包保体系,数千名教师化身“安全守护员”,将责任细化到每一名学生、每一片水域。全市拉网式排查88处水域,整改隐患5处,增设警示牌、隔离带等设施,从硬件上筑牢防线。同时,“防溺水小课堂”开进每所学校,通过校级研判会、专题部署会、主题班会、知识讲座等,让防溺水“六不准”成为孩子们的口头禅。应急演练、心肺复苏培训,让师生掌握关键时刻的“救命本领”。更令人欣喜的是,众多学生通过游泳技能培训,在专业教练指导下劈波斩浪,将“保命技能”写入成长记忆。

丹江口市教育局持续推行“1530”安全教育机制: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末5分钟、节假日前30分钟,安全提醒如涓涓细流浸润心田。全覆盖发放《致家长一封信》,针对性开展重点家访,让家长成为安全教育的“合伙人”。宣传手册、醒目标语、暖心短信,让安全教育跨越校园围墙,构建起家校共育的“防护联盟”。而“一盆水”体验教育覆盖全体学生,更让“珍爱生命”的种子在每个家庭生根发芽。

下一步,丹江口市教育局将继续加强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强化家校互动,积极推进暑期学生游泳技能及救生知识培训,提升学生自救互救能力。

相关推荐
  • 南通崇川经济开发区:暑有所获 筑梦“童”行
    南通崇川经济开发区:暑有所获 筑梦“童”行

    为进一步丰富辖区青少年暑期文化生活,减轻双职工家庭及新业态从业人员子女暑期“看护难”的问题,7月以来,南通崇川经济开发区聚焦民生实事,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阵地作用,精心策划了公益暑托班,以“公益+志愿”的服务模式,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平安快乐、收获满满的暑期生活。多彩课程,点亮缤纷假期新胜社区

  • 渔韵入童心,文脉悄然传
    渔韵入童心,文脉悄然传

    近期,苏州市相城区黄桥街道三角咀家园社区青少年公益暑托服务点举行了别开生面的文化活动,邀请了黄桥街道实验小学的沈惠勤老师为孩子们讲解黄桥的“渔文化”。沈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带领孩子们走进了黄桥的历史与文化。她介绍了黄桥的地形东高西低,地势低洼,让老一辈黄桥人得以“靠水吃水”。沈老师还向孩子们介绍

  • 青春实践派|民大实验室迎来10名“小小探秘者”
    青春实践派|民大实验室迎来10名“小小探秘者”

    7月中旬,贵州民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实验室大门为10位特殊的“小小探秘者”敞开。来自花溪区中铁城社区的孩子们,在“材华灼灼、青苗暖阳”爱心辅导实践队师生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材料科学探秘之旅。“实验服是我们的铠甲,好奇心是最好的通行证。”活动开始前,学院团委副书记刘嫒老师在活动开始前,为

  • 聚焦智能设计 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大赛重庆赛区复赛启幕
    聚焦智能设计 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大赛重庆赛区复赛启幕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姜念月)近日,2024-2025学年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AILD)重庆赛区复赛在江津中学滨江校区隆重开幕。2024-2025学年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AILD)重庆赛区复赛现场。主办方供图本次大赛由中国自动化学会指导,重庆市社科联、江津区人民政府

  • 提高证书“含金量”,吸引更多人从事长期照护
    提高证书“含金量”,吸引更多人从事长期照护

    专业化、高素质的服务供给不足,各地正加紧推进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提高证书“含金量”,吸引更多人从事长期照护“如果长期照护师的职业资格证‘含金量’高了,当然要考这个证。”近日,山西金拐杖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护理员郭璞岩告诉《工人日报》记者。从护理学校毕业后,郭璞岩回到家乡,在山西清徐县的这家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