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上海高考作文怎么写?有何现实意义

时间:2025-06-08 13:45:00 浏览:0

今年上海语文高考作文命题以某学者观点切入,该学者用"专""转""传"概括当下三类文章,并提出,专业文章可以变成被转发的通俗文章,而面对大量“转"文,读者又不免期待可传世的文章。

高考命题发问:由“专"到"传",必定要经过"转"吗?考生需联系社会生活谈认识与思考。

据网上信息,不少读者发现,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出自2019年发表在文汇报笔会的文章《古人说“文章九命”,太悲观了,我归为三个字:专、转、传》,原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胡晓明教授,他同时也是上海写作学会会长。

6月7日,第一财经记者联系胡晓明教授点评今年上海高考作为题目。他告诉记者,自己的文章被高考作文用来命题并不十分意外,十年前就曾有春季高考作文题目同样出自于胡晓明的文章。

针对不少考生反映今年的上海高考作文有点难写,胡晓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我不理解为什么他们说这个文章难写,我觉得今年的高考题目还是比较容易的。如果我是考生,会先用开头几句话交代这三个字当中的辩证关系;然后集中抓住中间那个‘转’字,结合生活展开生动的案例描述,联系当今社会所面临的多媒体互联网对阅读方式的改变,从中得出我们要分析的社会文化生态的问题,你可以批判,也可以说它好的地方,比如怎样利用新时代的先进科技、媒体的发展等等。”

胡晓明指出,要写好今年上海高考作文的关键,一方面是要有自己的生活,并关注当今的文化和阅读生态;此外,还需要有辩证的思维,可以正面说,也可以反面说。

“如果认为不需要转,那就是杜元凯注左传,以及司马迁著史记的诸多故事。长存于天地间的经典自然不需要流量;如果认为需要转,可以从现代社会文学经典的新传播诸多例子下手,酒好也怕巷子深,尤其是遇到AI以及互联网时代,当今传播手段空前繁荣丰富的时代新变。”他分析称。

2019年的文章出现在了2025年的高考中,有何现实意义?对此,胡晓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第一个现实意义是,在当今这个时代,能让我们的古典著作和中国的文化越来越多地被看见、被认同。这个命题并不是以西方或现代的思维方式,而是以古典中国汉字的思维方式来命题并作为导向,这样对学生在学习中国古典汉字和汉语思维的时候,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二个现实意义是引导学生更多地关心我们所面临的文化生态发生的重大变化,比如多媒体和AI时代的到来,对我们阅读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第三个现实意义是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分析是很重要的一种说理的能力,这个也是现在的学生比较缺乏的一种能力。”

有趣的是,一位高考考生家长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在考前使用DeepSeek为孩子预测了高考作文考题,也意外押中了思辨主题。“DeepSeek给出的辩证思考,比如认可度是价值的一种体现形式,但也需要理性甄别,这与今年高考作文的论点高度契合。”他说道,“虽然孩子说现在不想回顾作文,但还是希望他可以用上这些提前准备的观点和素材。”

值班编辑:小羊



相关推荐
  • 行进中国丨河南新乡:书香伴夏
    行进中国丨河南新乡:书香伴夏

    市民在撒哈拉书店阅读。人民网 宋芳鑫摄市民在撒哈拉书店阅读。人民网记者 尚明桢摄市民在撒哈拉书店阅读。人民网 宋芳鑫摄市民在撒哈拉书店阅读。人民网记者 王佩摄市民在撒哈拉书店阅读。赵云摄市民在撒哈拉书店阅读。人民网记者 王佩摄市民在撒哈拉书店阅读。人民网 宋芳鑫摄市民在撒哈拉书店阅读。赵云摄市民在撒

  • 高考后安徽一地家长排队离婚?警方回应
    高考后安徽一地家长排队离婚?警方回应

    近日,有安徽芜湖网民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一段视频,并配文称,“在芜湖为什么高考后都会出现排队离婚现象,有谁知道真相么?”视频显示:多人在民政局离婚窗口排队,引发不少网民在评论区参与讨论。经核实,该视频为两年前一博主首发,发布时的定位在上海,其原视频为一段采访视频,而该芜湖网民将此视频进行翻炒在主页发布

  • 可控核聚变重磅!逾百亿元资本入局,“国家队”来了
    可控核聚变重磅!逾百亿元资本入局,“国家队”来了

    可控核聚变赛道,迎来“国家队”!7月22日,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聚变公司”)在沪挂牌成立。作为推进我国聚变工程化、商业化的创新主体,中国聚变公司将重点布局总体设计、技术验证、数字化研发等业务,并建设技术研发平台和资本运作平台。逾百亿元资金布局聚变能源赛道挂牌成立大会上,中国聚变公司与

  • 上海官宣:曾国东被查
    上海官宣:曾国东被查

    据上海市纪委监委7月22日消息,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曾国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曾国东 资料图公开资料显示,曾国东出生于1968年4月,籍贯安徽郎溪,法学硕士。他曾任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职。2022年1月,曾国东任上海市

  • 《AI 2027》揭秘:人类会被超级智能取代吗?等等,还有另一个结局
    《AI 2027》揭秘:人类会被超级智能取代吗?等等,还有另一个结局

    《AI 2027》预测了AI的惊人未来:从2025年起,AI智能体席卷全球,取代工作岗位,引发经济震荡。这份报告不仅预测技术飞跃,还警告人类若不谨慎决策,可能走向灭绝。2021年,Daniel Cocotal团队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AI 2027》。他以超前且精准的预测闻名,成为了洞悉AI未来发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