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一场覆盖广东21个地市、1000余家民营企业的粤商“千企”大调研活动,在广东财经大学正式启动。今年暑期,该校创新性地将暑期社会实践与粤商研究深度融合,组建了由粤商研究专家领衔、近百支学生团队构成的“青年突击队”,通过对千家粤企样本的深度调研,全面揭示广东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链群协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实践路径及问题瓶颈。
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李宜航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大调研将助力广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广大青年师生把论文写在南粤大地上的一次生动实践。省社科联将全力支持调研开展,期待广财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联合各方力量,将此次千企调研打造成为服务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的“思想库”、助力粤商发展的“智囊团”、深化产学研融合的“新桥梁”。

“广财作为扎根南粤的省属财经高校,始终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助力粤商成长融入办学血脉,依托粤商研究特色高地、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以及政企校协同平台三大核心优势,深耕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研究与实践,致力于为广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广财智慧’和‘广财方案’。”广财党委书记郑贤操介绍,本次调研将产出一系列有深度、有温度、有价值的成果——为政府“解急”的政策参考、为企业“定制”的发展方案、为社会“传诵”的粤商文化读本。调研成果将通过《粤商发展蓝皮书》、政策建议报告、建设粤商发展数据库、发布粤商企业发展指数、建立粤商博物馆等形式向社会发布。

郑贤操嘱咐调研团队:“要带着问题出发,强化问题意识,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既要走进车间、实验室,观察企业在技术创新、链群协同、数字化转型中的真实场景,也要与企业家面对面深入交流,倾听企业对当前经济形势感受、自身及行业发展面临困难和政策建议。”
此次大调研将从7月中旬延续至8月中旬。调研团队将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机器学习等,走进车间码头、田间工厂,记录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本次调研涵盖传统制造、战新产业、科技型民企、文化产业等多种企业类型,同时也将实地采访21个地市不同代际、不同背景的民营企业家。学校在各个地市都配备了2名以上随队专家,指导学生团队开展调研,确保调研能够真实反映企业发展现状、精准展现企业面临的痛点难点,为广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企业层面数据支撑。

调研期间,学校还将在民营企业同步开展“微宣讲”活动,开展民营经济政策解读,分析政策法规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支持与保障作用,提振企业家信心,优化广东民营经济营商环境。
启动仪式上,广财粤商学院教师王斌从调研意义、组织部署、调研方法、时间安排、预期成果等方面,介绍了调研活动整体安排。
据悉,广财暑期社会实践和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目前,2025年广财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结对数量累计达683支,数量位居全省高校首位。

广财马克思主义学院24级连同学告诉记者,本次调研他将重点关注返乡创业的粤商群体等。希望借此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深化对现代产业体系的理解,领会粤商精神的时代内涵。
广财法学院23级谭同学表示,学院安排了佛山、珠海、惠州三地作为实践地,并采用了“专任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的联动模式,搭建了坚实的学习与支撑平台。学院还组织专家团队着手编制《民营经济促进法》普法宣传资料,让学生不仅调研企业,还承担普法宣讲的任务。
文丨记者 陈亮 实习生 朱穗晴
通讯员 朱戈
图丨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