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朵花到一盘菜,
肇庆土特产品牌建设成果,
在“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屡获关注。
5月10日,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在浙江德清隆重举行。其中,“‘父爱如兰’——四会兰花首创父亲节‘超级节礼’IP”品牌案例,成功入选“中国品牌优秀典型案例”;肇庆市打造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小肇上菜”,成功入选“2025我喜爱的中国品牌案例”。

△图源 南方农村报
他们为何如此优秀?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父爱如兰
自2022年以来,
肇庆四会依托广东“12221”
市场体系建设,
推出“父爱如兰,父亲节给父亲送兰花”策划,
创造性抓住父亲节超级IP,
提出“父爱如兰”理念,
把兰花打造成父亲节“节礼”,
创建“礼品经济”,
形成“父亲节送四会兰花”的情感共鸣,
探索兰花品牌升级道路,
打开亿级产业新蓝海。

△图源 南方农村报
创建“礼品经济”
走出农民致富新花路
四会市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中西部,
地处北回归线以南,
是西江、北江、绥江、
龙江“四水”汇流之地,
为岭南千年古邑。
四会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土地肥沃、气候适宜,
且拥有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
以及连片的土地空间,
具备得天独厚的兰花种植条件。

△图源 四会发布
节庆经济,
以全新的节日或以传统节日为载体,
集聚起各种资源,
这其中节庆商品扮演重要角色。
母亲节送康乃馨已约定俗成,
而父亲节却没有特定的“节花”。
在国内花卉行业的同质化竞争压力之下,针对兰花特质,广东四会创造性抓住父亲节超级IP,提出“父爱如兰”理念,形成“父亲节送四会兰花”的情感共鸣,打开产业新蓝海。四会市推出八款“父亲节花礼”,培育特色父兰品种——“齐天大圣”作为父亲节专属之花,从此父亲节有了自己的标配性产品。

△图源 南方农村报
2022年,
四会市按照广东省、肇庆市工作部署,
认真打好兰花产业、
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
制定出台了兰花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迅速谋划推动四会兰花“12221”
市场体系建设系列活动,
设立专项资金、培育特色父兰品种、
打造限量销售礼盒、农业干部带头推广、
全网电商带货……
“父爱如兰”理念一经推出,用时仅50天,四会市便将上一年父亲节前后的兰花淡季成功变成了旺季。四会兰花价格从每盆20元增至40元,销售量从85万盆增至300万盆,成为农民的“致富花”。

△图源 南方农村报
目前,
四会市已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
最大的兰花种植基地,
拥有兰花企业62家,年育苗3300万株,
品种有墨兰、建兰、杂交兰、
蝴蝶兰四大系列230多个品种,
年产值约4亿元,
兰花电商线上销售突破1亿元。

△图源 四会发布
探索文化价值新边界
在地化诠释中国式浪漫
品牌建设一旦有故事、
有人文、有灵魂,
就能让价值的边界更长更广。
深挖兰花文化底蕴与价值内涵,
以“12221”市场体系为抓手,
四会市连续四年策划系列主题活动:
☞2022年
首创“父爱如兰,父亲节送四会兰花”理念,通过剧本控、音乐会等行动,强化兰花的情感叙事价值;
☞2023年
上线AI兰花顾问“兰先生”,实现品牌智慧服务,吸引众多年轻用户互动;
☞2024年
借势拍摄全国首部“年花”贺岁微短剧,串联兰花文化与产业发展,上线后6集短剧播放量近百万,带动取景地石狗镇成为文旅热点;
☞2025年
四会兰花着重提升产品力,在广东“三博会”平台启动产品预售,打造父亲节“超级花礼”。
“父爱如兰”品牌案例走向中国品牌优秀典型行列,其品牌代言人也同样获得“国奖”。今年年初,2024年度三农人物推介活动荣誉盛典在北京成功举行,广东省肇庆市乡村振兴局常务副局长唐莹荣获2024年度三农人物提名奖。
作为广东农业干部,
唐莹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兰花书记”。
为带头助力销售,
唐莹走向台前为四会兰花代言,
主力编著书籍《父爱如兰》,
将“父爱如兰”这一经典范例转化为可复制、
可推广的理论经验。
从卖兰花到卖肇庆全域土特产,从卖产品到卖“乡村”,唐莹现在还利用工作之余,触网挑战打造个人自媒体IP“肇庆唐莹讲三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父爱如兰”理念的提出,
兰花与父爱的和谐相融,兰寓深情,
通古今引和鸣,
立足兰花品性、崇尚父爱的寓意深入人心。
“父亲节就用兰花表达爱” 的理念,
经过媒体广泛传播,
“中国式浪漫”传递到了海内外。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
“四会兰花‘出圈’是我关注到的乡村振兴实践中特别鲜活的案例。农业与文化的创新融合,是‘父爱如兰’的一大亮点。”

△图源 四会发布
小肇上菜
从全国400多个品牌案例中脱颖而出,
此次“小肇上菜”成功入选,
成为年度大众喜爱的中国品牌案例之一。
这不仅是对品牌实力的高度认可,
更标志着肇庆市在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助力乡村振兴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品牌实力
从“土特产”到“金字招牌”的跨越
“小肇上菜”是肇庆市以全产业链思维,
打造的综合性农业品牌,
通过“政府主导、
市场运营、企业参与”模式,
整合全市60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及89个“粤字号”品牌资源,
涵盖粮油、水产、畜禽、
南药等十大产业集群。
品牌以“湾区认证,全球供货”为理念,推出高桂虾、肇庆大盘菜、佛跳墙等金牌年菜,并跨界开发“高桂茶”“高桂酒”等衍生品,构建全产业链生态。

△图源 南方农村报
“小肇上菜”有口感鲜美的罗氏沼虾,
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的杏花鸡,
酸甜可口的四会砂糖桔,
清新雅致的兰花以及独具特色的肉桂、
大米等农产品,
它们共同构成了“小肇上菜”的丰富品类。
除了这些传统的农产品外,“小肇上菜”还不断推陈出新,将肇庆的农产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开发出了一系列新颖独特的预制菜产品。这些产品不仅保留了肇庆农产品的原汁原味,还更加方便快捷,满足了现代消费者对健康、美味、便捷的需求。

△图源 南方农村报
在品牌文化赋能方面,
“小肇上菜”创新推出以“春耕、夏长、
秋收、冬藏”为灵感设计四季主题礼盒、
露营经济联名套餐等,
融入山水元素与宋韵符号,
打造年轻化IP形象“小肇”,
精准覆盖年轻消费市场。
例如“肉桂胸针”“状元大米”等,将岭南宋韵文化与现代消费场景深度融合,赋予农产品情感价值与美学内涵,其“农业+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模式,成为全国农业品牌转型升级的典范。

△图源 南方农村报
“小肇上菜”不仅是品质的象征,
更是肇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金招牌”。
其在保证品质和口感的同时,
更注重品牌的推广和传播。
近年来,肇庆市通过举办一系列营销活动,如“百企进肇庆助力百千万”广东肇庆土特产展销会暨现代农业产业招商推介会、中国(肇庆)罗氏沼虾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等,不断提升“小肇上菜”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
肇庆市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将“小肇上菜”推向了世界舞台。
其打造的“春·寻春”
“冬·望冬”等主题营销案例,
入选广东省农产品营销十大案例,
品牌价值超10亿元。
此次获评“中国品牌优秀典型案例”,
是国家级机构对其“全链赋能、
多维创新”模式的高度肯定。

△2024年9月,“小肇上菜”荣获中国首届县域品牌擂台赛银奖。图源 肇庆农业农村
获奖背后
从湾区品牌到乡村振兴的“肇庆密码”
在“小肇上菜”获奖品牌的背后,
隐藏着产业带动与区域振兴的“肇庆密码”。
“小肇上菜”立足粤港澳大湾区
“绿色粮仓”优势,
以工业化思维重构农业产业链,
通过预制菜食品化技术,
将肇庆罗氏沼虾、
杏花鸡、四会砂糖桔等“土特产”
升级为高附加值的“肇字号”精品。
“小肇上菜”自诞生以来,便承载着肇庆市农业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的重任。它不仅仅是一个品牌,更是一个平台,一个将肇庆优质农产品推向更广阔市场的有力推手。
在这个平台上,
肇庆的名特优新农产品得以集中展示,
通过预制菜食品化的手段,
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美味的餐饮选择。

△图源 肇庆农业农村
依托国资平台,
“小肇上菜”品牌构建了覆盖生产、
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
2024年,肇庆市预制菜出口增长361%,
农产品出口增速,
超全省平均水平6.5个百分点,
带动全市60家线下门店、300余种产品,
打入全国9省(区)及港澳市场。
品牌更在香港设立全国首个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振兴体验馆,打通海外供应链,助力“肇字号”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地,为农业品牌国际化提供“肇庆方案”。这些品牌实力的展现,不仅彰显了肇庆农业的创新活力,同时也为区域经济的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图源 南方农村报
从“田间好物”到“湾区名片”,
“父爱如兰”与“小肇上菜”正在以品牌化、
数字化、年轻化的创新实践,
书写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肇庆答卷”。
不仅是对品牌自身实力的认可,
更是对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有力推动!


来 源:肇庆发布综合自南方农村报(采写 王富迪 蔡丹燕)
编 辑:莫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