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新乡:防范“万一”风险 守护黄河安澜

时间:2025-05-20 18:20:00 浏览:0

大象新闻记者 卢家民 韦佳喜 通讯员 张志超 杨恒战 董冠华

据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预测,2025年黄河中下游位于北方多雨区,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出现局地极端降水的可能性大。为应对汛期极端降水风险,5月20日,新乡市开展“应急使命-2025”防汛综合演练,以“万全准备”应对黄河防汛“万一风险”。

演练在新乡封丘县陈桥镇黄河岸边举行。现场,参演人员精神饱满,各类设备器材集中亮相。除了手硪打桩、捆抛铅丝网柳石枕等传统防汛抢险措施外,演练过程中还加入了无人船、无人机测流系统等设备,考验基层工作人员对新设备、新技术的运用水平。

“我们的无人船动力强劲,使用便捷,测得准,报的出。”黄河水利委员会夹河滩水文站水文测验组组长郭艳军介绍,这款无人船搭载了走航式声学多普勒剖面流速仪,可以在重点河段横向和纵向分别实时监测流量和水深,实现了快速应急监测,水深数据实时更新,在险情勘测等方面表现突出。“特别是解决了人员水上作业的难题,为防汛工作做出了有力支撑。”

本次演练模拟汛期来临,黄河花园口站发生8000-10000立方米每秒暴雨洪水,新乡市黄河滩区部分高滩和全部低滩漫水,黄河大堤全面偎水,局部发生坍塌、管涌险情。面对形势异常严峻的汛情,新乡市启动二级应急响应措施,成立由新乡黄河河务局、应急局、水利局、气象局等14个部门组成的应急抢险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桌面推演、水文测报、水上救援、抢护坍塌险情等8个科目的演练内容。

新乡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徐善胜告诉记者:“我们以往的演练,都是设置科目比较多,很小很全,这次我们专门针对黄河出现险情这种演练,能够更好的检验我们队伍协调配合能力。”

在近两年极端天气事件趋多趋强的背景下,黄河防汛态势也愈加严峻复杂,面临着旱涝并存、旱涝急转的风险情况。据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预测,2025年黄河中下游位于北方多雨区,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出现局地极端降水的可能性大。目前新乡黄河河务局已从物资、队伍、工程等方面做好备汛防御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灾害风险。

“总体来看,这次演练的场景和科目设置紧贴实战,所有参演队伍按照实战要求,服从指挥、密切配合、相互协作,顺利完成了本次演练任务,体现出了较强的实战性、科学性和专业性,也达到了我们检验防汛预案,锤炼专业队伍,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的预期目的。”新乡黄河河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磊说。

编辑:韦佳喜

二审:段玉龙

三审:卢家民

相关推荐
  • “强化安全意识 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水平”专题培训班在沈开班
    “强化安全意识 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水平”专题培训班在沈开班

    7月10日,“强化安全意识 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水平”专题培训班在沈开班。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要加深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整体理解,找准工作方向和抓手,把握风险防控主动权,加快补齐制度和能力短板,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要学会跳出辽宁看应急,跳出

  • 高考后做“医美”要注意什么?专家给出这些建议→
    高考后做“医美”要注意什么?专家给出这些建议→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7月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有记者提问:近几年每年高考后都会出现一阵“医美”热潮,其中很多年轻人会选择做双眼皮,请问做双眼皮有哪些注意事项?另外,未成年人可以做“医美”吗?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主任医师王永前介绍:首先不建议

  • 涉及湖北等5省!自然资源部发布地质灾害黄色预警
    涉及湖北等5省!自然资源部发布地质灾害黄色预警

    今日(1日)18时,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计1日20时至2日20时,湖北西南部局部、广西西北部局部、四川北部局部、贵州西南部局部、云南南部局部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黄色预警)。自然资源部提示社会公众及时关注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谨慎前往地质灾害预警区域;黄色预警

  • 出梅首日副高加强,高温黄色预警再度上线
    出梅首日副高加强,高温黄色预警再度上线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6月28日报道:今天是上海出梅第一天,副热带高压西伸加强,黄色高温预警信号再度“上线”。上海中心气象台预计今天申城大部地区的最高气温将超过35℃,请市民注意用火用电安全,做好防暑防晒工作。今天全天,上海天气以多云到晴为主,热力程度跟昨日相当,南到东南风3-4级,下午转4-5级,相对湿

  • 金观平:遵循创新规律培育耐心资本
    金观平:遵循创新规律培育耐心资本

    2025陆家嘴论坛近日召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金融服务”“资金支持”等被反复提及,成为论坛高频词。创新,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日益成为各国角力的焦点。从全球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量子技术等前沿技术蓬勃发展;从国内看,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