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金观平:遵循创新规律培育耐心资本

时间:2025-06-29 07:10:00 浏览:0

2025陆家嘴论坛近日召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金融服务”“资金支持”等被反复提及,成为论坛高频词。

创新,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日益成为各国角力的焦点。从全球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量子技术等前沿技术蓬勃发展;从国内看,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从点状突破向系统集成推进,多领域涌现振奋人心的“DeepSeek时刻”,大步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创新之路,道阻且长,有其自身规律。一项“从0到1”的颠覆性突破往往需要经年累月的研发,一个创意设想常常需历经成千上万次失败方能成功,创新的长期性、风险性、阶段性与生俱来。在这个过程中,资金支持犹如源头活水,为创新种子的萌芽、突破与转化注入不可或缺的能量。

反过来看,资金供给若不能灵活适配创新内在规律,创新就如无源之水。当前,我国已初步建成包括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在内的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尤其是今年以来,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一系列组合拳集中发力,就是要加快完善适应创新规律的资金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好资金“创新陪跑人”“风险分担者”“能量补给站”的作用。

当好“创新陪跑人”。创新成果的取得并非一蹴而就,背后是日积月累后的水到渠成,是资金长期稳定的耐心陪跑。与科技创新“十年磨一剑”的坚守相比,当前金融供给仍存在短期化问题,长期资本、耐心资本远远不够。让资本更有耐心,需创新多样化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畅通社保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等“长钱”入市通道。同时,“看得见的手”也要发挥效力,积极探索政府领投、社会跟投的可行路径,带动有实力、有意愿的社会资本参与创新长跑,扶早、扶小、扶优。

当好“风险分担者”。从技术萌芽到产业落地,从书架走向货架,创新的每一步都充满风险与不确定性。学会与风险共生,培育更多大胆资本至关重要。这就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解决资金“不敢投”“怕担责”的问题。一方面,建立以尽职合规责任豁免为核心的容错机制,优化考核评价体系,不简单以单个项目或单一年度盈亏作为考核依据;另一方面,完善多元化退出机制,打通“募投管退”全链条,让资金进得来、退得出、投得好。

当好“能量补给站”。无论是“从0到1”的原始突破,还是“从1到N”的产业转化,都离不开资金的护航,要不断完善多层次、全周期的资金支持体系。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早期探索阶段,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勇于“第一个吃螃蟹”,为初创科技企业雪中送炭;在技术成熟阶段,产业资本、政府引导基金等接力注入,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在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拓展阶段,银行信贷、资本市场等提供充沛动力,推动创新成果惠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

当资金能精准适配创新脉搏的跳动节奏,敢于、善于与创新同频共振,就会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助力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稳健前行。(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相关推荐
  • 三部门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三部门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详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分行,金融监管总局各监管局,有关金融机构: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决策

  • 贺兰山下种出“紫色梦想” ——把地方特色产业做优做强之四
    贺兰山下种出“紫色梦想” ——把地方特色产业做优做强之四

    新华社记者 刘紫凌 张宋红 马丽娟7月的西北内陆,一场大雨来得猛去得也快。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昊苑村村民苏金萍,开着一辆皮卡车一溜烟钻进了村头不远处的一片葡萄园。雨后的葡萄园散发出一股清香,郁郁葱葱的叶片下,一串串葡萄悬挂枝头,晶莹剔透。“这是赤霞珠,酿出的酒像红宝石一样漂亮呢!”苏金萍动作麻利

  • 田间课堂播撒“硒”望 为万源富硒产业注入新活力
    田间课堂播撒“硒”望 为万源富硒产业注入新活力

    冯津榕 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当前正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8月6日,在四川达州万源市黄钟镇邓徐坝村,万源市富硒产业发展从业人员能力提升暨高素质农民培训(第三期)举行,将一项项实用技术精准送到群众身边,为富硒水稻丰收增添“科技功力”。活动现场,万源市富硒产品检验中心特邀“科创中国”功能农业产业服务团专家白

  •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守护养殖致富路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守护养殖致富路

    【来源:山东省纪委监委网站】近日,在山东省鄄城县益客未来农场3号基地,一排排现代化的鸭棚整齐排列,忙碌的工人们穿梭其间,勾勒出一幅产业兴旺的生动图景。 鄄城县加快推进肉鸭产业转型升级,2024年全县年出栏肉鸭9000万只,全产业链产值达40亿元。该县益客未来农场共有12个基地,建设鸭棚149个,带动

  • 全球精英齐聚天津!2025滨海“人才节”重磅赛事收官
    全球精英齐聚天津!2025滨海“人才节”重磅赛事收官

      津云新闻讯:7月26日,作为第三届“智汇滨海”人才节的重磅赛事,2025年滨海新区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创客人才赛总决赛在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举行,引才揭榜赛决赛同期落幕。  本届大赛共设置200余个奖项,重点投向智能科技、生物医药、信创、新能源等未来产业赛道。自4月启动以来,共吸引3038个项目报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