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打工人”与接单平台之间,构成劳动关系吗?

时间:2025-05-16 17:58:00 浏览:0

“互联网+”模式下,新型用工形态不断涌现,根据互联网信息平台发布的第三方企业用工信息选择接单并为企业做工,这类“打工人”与信息平台是否构成劳动关系?

近日,深圳中院审结了这样一起案件。

龚某通过某信息公司APP注册为接单员,自主选择第三方企业发布的临时用工订单,某信息公司平台不强制接单,仅对未按时到岗等行为进行信用扣分。第三方用工企业委托某信息公司代付报酬,某信息公司按单收取服务费,并为接单人员购买意外险。

2023年5月,龚某在完成某科技公司订单工作的过程中受伤后,申请劳动仲裁,请求确认与某信息公司、某科技公司存在劳动关系。

仲裁裁决确认龚某与某信息公司存在劳动关系。某信息公司不服,认为其仅为信息中介,仅提供用工信息供匹配及进行报酬代付服务,遂起诉至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要求确认其与龚某不存在劳动关系。

法院审理后认为,首先,龚某可自主选择订单,工作内容、地点由用工企业确定,某信息公司平台未强制派单或限制其接单自由,报酬按单结算且来源为第三方企业,某信息公司仅收取服务费并代付报酬,未实施实质性劳动控制。除通过某信息公司APP接单获得用工报酬外,某信息公司亦未限制龚某自主选择其他获取劳动报酬的途径。

其次,某信息公司对龚某接单后没有按照承诺的时间到达工作地点或没有在限定的时间内取消订单的行为,会作出不同程度降低信用等级的惩处,这属于互联网平台对交易主体进行信用评价的措施,类似措施在众多平台交易中被普遍采用,不能成为龚某与某信息公司存在人身依附性的判断依据。此外,某信息公司为从业人员购买意外险系风险分散行为,不能视为构成劳动管理。

综上,法院认为某信息公司平台对从业者不存在支配性劳动管理,判决确认龚某与某信息公司不存在劳动关系。

一审宣判后,龚某不服,提出上诉。深圳中院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说法

本案为界定互联网平台用工性质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是厘清“信息中介”与“用工主体”边界,明确平台若仅提供信息匹配、按单收服务费且无实质性劳动管理,不构成劳动关系。

二是确立“实质性审查”原则,需从工作自主性、报酬来源、管理强度等综合判断是否存在支配性劳动管理,避免以代付报酬或购买保险推定劳动关系。

三是平衡新业态创新与劳动者权益,既防范平台以中介之名规避责任,又避免过度扩大劳动关系范围抑制灵活就业,对规范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具有示范意义。

来源:人民法院报 深圳中院

相关推荐
  • 方大炭素上半年扣非净利预降超九成,营收净利已连续两年“滑坡”
    方大炭素上半年扣非净利预降超九成,营收净利已连续两年“滑坡”

    7月14日晚间,方大炭素(600516)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5002.17万元到6000万元,同比减少65.13%到70.93%;扣非净利润1016.44万元到1219.73万元,同比减少94.15%到95.12%。方大炭素解释称,2025年上半年,受宏观经济环境、下游

  • 卖得多却赚得少?水井坊:白酒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
    卖得多却赚得少?水井坊:白酒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

    7月14日傍晚,水井坊(600779.SH)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下滑超50%,同期营业收入同比下滑超10%。与业绩的走势不同,公司预计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超10%。对此,酒业分析师蔡学飞对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水井坊销量增长但业绩下滑的核心原因并

  • 收费更规范、照顾更高效 免陪照护服务缓解“一人住院全家忙”
    收费更规范、照顾更高效 免陪照护服务缓解“一人住院全家忙”

    当患者生病住院需要人照顾,除了依靠亲属和雇护工外,“免陪照护”服务也逐渐成为选择。免陪照护主要指患者住院期间,在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且自愿选择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等,由护士或医院聘用医疗护理员提供的生活照护服务。今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三部门印发《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以下

  •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汛期、暑期出游提示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汛期、暑期出游提示

    中新网7月9日电 据“文旅之声”微信公众号消息,我国已全面进入汛期,同时迎来暑期旅游高峰,极端天气多发,滑坡、泥石流、洪涝灾害风险加大。文化和旅游部提醒广大游客密切关注旅游安全:一、关注气象信息。进入汛期,出游前密切关注目的地及沿途天气状况,特别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合理规划、及时调整行程安排。不前往

  • 假的,确认系摆拍!
    假的,确认系摆拍!

    近日,记者从北京市网信办获悉,今年4月中旬以来,北京开展“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督促属地网站平台集中整治恶意虚假摆拍、散布虚假信息、违背公序良俗、违规引流营销等恶意营销乱象,依法依约处置了一批违法违规账号。在北京市网信办公布的恶意虚假摆拍类案例中,账号“**爱玩车”利用“磕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