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打工人”与接单平台之间,构成劳动关系吗?

时间:2025-05-16 17:58:00 浏览:0

“互联网+”模式下,新型用工形态不断涌现,根据互联网信息平台发布的第三方企业用工信息选择接单并为企业做工,这类“打工人”与信息平台是否构成劳动关系?

近日,深圳中院审结了这样一起案件。

龚某通过某信息公司APP注册为接单员,自主选择第三方企业发布的临时用工订单,某信息公司平台不强制接单,仅对未按时到岗等行为进行信用扣分。第三方用工企业委托某信息公司代付报酬,某信息公司按单收取服务费,并为接单人员购买意外险。

2023年5月,龚某在完成某科技公司订单工作的过程中受伤后,申请劳动仲裁,请求确认与某信息公司、某科技公司存在劳动关系。

仲裁裁决确认龚某与某信息公司存在劳动关系。某信息公司不服,认为其仅为信息中介,仅提供用工信息供匹配及进行报酬代付服务,遂起诉至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要求确认其与龚某不存在劳动关系。

法院审理后认为,首先,龚某可自主选择订单,工作内容、地点由用工企业确定,某信息公司平台未强制派单或限制其接单自由,报酬按单结算且来源为第三方企业,某信息公司仅收取服务费并代付报酬,未实施实质性劳动控制。除通过某信息公司APP接单获得用工报酬外,某信息公司亦未限制龚某自主选择其他获取劳动报酬的途径。

其次,某信息公司对龚某接单后没有按照承诺的时间到达工作地点或没有在限定的时间内取消订单的行为,会作出不同程度降低信用等级的惩处,这属于互联网平台对交易主体进行信用评价的措施,类似措施在众多平台交易中被普遍采用,不能成为龚某与某信息公司存在人身依附性的判断依据。此外,某信息公司为从业人员购买意外险系风险分散行为,不能视为构成劳动管理。

综上,法院认为某信息公司平台对从业者不存在支配性劳动管理,判决确认龚某与某信息公司不存在劳动关系。

一审宣判后,龚某不服,提出上诉。深圳中院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说法

本案为界定互联网平台用工性质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是厘清“信息中介”与“用工主体”边界,明确平台若仅提供信息匹配、按单收服务费且无实质性劳动管理,不构成劳动关系。

二是确立“实质性审查”原则,需从工作自主性、报酬来源、管理强度等综合判断是否存在支配性劳动管理,避免以代付报酬或购买保险推定劳动关系。

三是平衡新业态创新与劳动者权益,既防范平台以中介之名规避责任,又避免过度扩大劳动关系范围抑制灵活就业,对规范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具有示范意义。

来源:人民法院报 深圳中院

相关推荐
  • 潍坊寿光新增1家国家级5G工厂
    潍坊寿光新增1家国家级5G工厂

    寿光融媒讯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2025年5G工厂名录》,山东凯马汽车制造有限公司5G工厂成功入选。目前,潍坊寿光市共建成国家级5G工厂3家,数量居潍坊各县市区首位。5G工厂是指将以5G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工厂生产现场,形成生产单元广泛连接、信息(IT)与运营(OT)深度融合、数据要素

  • 上市公司扎堆派发“半年度红包”
    上市公司扎堆派发“半年度红包”

    截至2025年8月31日,深市共有2873家上市公司如期披露2025年半年报。整体来看,深市公司近八成公司实现盈利,超过五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近年来,深市上市公司分红意识不断增强,纷纷以真金白银增强投资者回报、稳固市场信心,一年多次分红的新生态逐步形成。数据显示:有386家深市公司披露中期分红,同

  • 山东金冠网具:以产品高端化、智能化走多样化的“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山东金冠网具:以产品高端化、智能化走多样化的“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鲁网8月29日讯为生动展现滨州“5210N”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动能,推动品质滨州建设行稳致远,8月29日,滨州市组织召开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滨州“5210N”产业集群记者见面会第二场,邀请滨州市精细化工千亿级产业集群、惠民县绳网特色产业集群、惠民县农副产品(畜牧)加工特色产业集群、惠民体育休闲娱

  • 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9% 新华保险投资端表现亮眼
    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9% 新华保险投资端表现亮眼

    8月28日晚,新华保险发布2025半年度报告,投资业绩稳中有进。中报显示,公司总资产达到1.78万亿,较上年末增长5%;投资规模突破1.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9%,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6.3%,同比保持稳定。2025年上半年,在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作

  • 中金:维持君实生物跑赢行业评级 升目标价至36.98港元
    中金:维持君实生物跑赢行业评级 升目标价至36.98港元

    来源:新浪港股中金发布研报称,考虑到君实生物(01877)研发管线推进尚需一定资金投入,下调2025年盈利预测,由亏损6.62亿元至亏损9.17亿元,并引入2026年盈利预测为亏损3.15亿元。该行维持跑赢行业评级,由于行业估值水平上升,且公司PD-1/VEGF、DKK1单抗等品种研发进展积极,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