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0日,帆书APP“李蕾讲经典”栏目主讲人李蕾在深圳成功举办四周年主题演讲。本次活动以“在自己的时间里开自己的花”为主题,主讲人李蕾面对现场观众,分享了四年来深耕经典阅读传播的心路历程与文化思考,也传递出经典作品之于当代普通人的现实意义。

自2021年创办以来,“李蕾讲经典”已逐步成长为中国数字阅读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音频栏目。截至2025年8月,该栏目累计讲解经典作品超过230部,覆盖文学、哲学、历史、儿童读物等多个门类,全平台播放量突破3.8亿,书友规模逾750万人。
在四周年演讲现场,李蕾首次坦言栏目发展过程中的真实困境与突破。她提到,这是一条“水落石出”之路——没有风口、没有泡沫,唯有持续的内容忍耐与价值坚持。她以“人如何在不知不觉中撑住,长出温柔”定义这四年,并面向书友读出多封真实来信,包括一位退休姨婆婆通过讲述《窗边的小豆豆》重获家庭认同、一位低学历母亲因《诗经》走出情感困境的故事,引发全场强烈共鸣。

在内容构建上,李蕾强调“最大程度地使用自己”的职业信念。目前她每周持续为《红楼梦》撰写近两万字文稿,该项目自今年1月启动,预计将持续三年,以直播、音频、文本结合的方式系统解读这部经典。与此同时,栏目覆盖《夏洛的网》《小王子》《沉思录》《命运之路》等多部深度作品,并不回避哲学、艺术与心灵类经典,力求为书友提供有体系的精神滋养。

演讲中,李蕾也回应了时代风险与个人选择这一命题。她指出,在当下环境中,人们更应回归本质——做真正相信的事、走更难却更可持续的路。她引用多部经典佐证观点:从《夏洛的网》中看见友谊与生命价值,从欧·亨利的《命运之路》中理解选择与人格的关系,借陶行知“用书如用刀”的名言强调读以致用的现实意义。
“李蕾讲经典”始终倡导,经典不应被束之高阁,而应成为普通人生活中的“定海神针”。正如她在现场所说:“我们可以奇形怪状,但要理直气壮;不必恐惧孤独,而应信缘惜时;与其寻找捷径,不如早一点去做更难的事。”这些理念通过栏目传递至百万用户,正逐步形成一种冷静、理性、重视内在价值的生活主张。

四周年之际,“李蕾讲经典”同步发布未来书目计划,包括《儒林外史》《封神演义》《醉翁亭记》《辛德勒名单》《静静的顿河》等52部经典作品,涵盖文学、历史、电影原著、亲子共读等多个系列,继续拓展经典阅读的边界与深度。
在信息碎片化、情绪极易被裹挟的当下,帆书APP“李蕾讲经典”凭借真诚、专注的内容定力,正成为众多读者信赖的精神驿站。它不仅是一个栏目,更是一种文化陪伴和精神倡导,倡导人们在属于自己的节奏中,坚定生长、静默开花。
编辑:侯宜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