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云健身”跟着视频练就好了吗?学会这些更科学

时间:2025-05-11 20:14:00 浏览:0

今天(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肥胖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眼下,减重圈流行的各种减肥方法让人眼花缭乱,其中有一种叫“云健身”运动法风靡网络。各路博主们纷纷喊出“轻松跟跳暴汗”“每天练三组、一月瘦10斤”等宣传词,吸引了不少网友。

练核心、做瑜伽、跳操,有些甚至模仿超难的动作。

这样的运动是否科学?医生表示,类似动作比较适合有训练基础的专业人士,盲目跟风易受伤。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侯景义:由于肌肉主动收缩力量很大,出现腰背肌包括腹肌的劳损,甚至说撕裂的情况,同时可能会因为腹内压增高,有一些人有疝气的情况,会出现疝气的膨出。

那么,不做高难度动作,每天“云健身”,跟着跑跑跳跳,是不是就没问题了?记者来到浙江杭州市的一家医院,遇到了正在就诊的夏先生。因为平时工作忙,为了提高身体素质,上个月开始,他在家跟着线上视频锻炼,但每天早上起床时,他的腰和腿总会莫名疼痛。经医生诊断,这些症状是运动强度过大引起的。

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主管物理治疗师 包登辉:我们人体是有保护机制的,疼痛就是保护机制,它在告诉你,你的身体可能要出问题了。运动完的肌肉酸痛在24小时到72小时内会发生,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影响到你的生活了,说明你的运动强度太大了。

医生表示,轻微疼痛无需焦虑,但出现严重疼痛就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包登辉介绍,疼痛快要叫起来,走不了路了、瘸了或者手腕扭到出现淤青,这个时候肯定是出问题了,肯定是要到医院里来就医。

那么,对于没有时间去专业健身中心锻炼的人来说,什么样的“云健身”是比较安全可靠的?

包登辉表示,就是要合理安排健身的时间,不要视频放了一个小时,你就健身一个小时。随着身体逐渐适应这个运动强度,就可以慢慢增加时间,增加运动强度,这样才能做到循序渐进地去健身,让你身体功能越来越好。

  • 找到适合自身的运动幅度和强度是关键

运动虽好,科学运动才是关键。医生提醒:为了避免出现运动损伤,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拉伸不能忘;运动衣、鞋子等装备要合适;最重要的是,不要盲目仿照视频中的所谓标准动作,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一样,标准自然因人而异,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幅度及强度是关键。

管住嘴迈开腿 减重遭遇平台期怎么办?

体重管理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些人表示,自己管住嘴了,也迈开腿了,每日挥汗如雨却收效甚微,那么减重遭遇平台期又该怎么办?

去年4月,葛先生接受了减重干预手术,体重从340斤降到了220多斤,但仍属于重度肥胖的范围。经过医生评估,他进入了减重平台期,需要增加运动来干预,打破能量消耗的平衡。

医生表示,当持续采用原定减重方案超过21天,体重波动不超过1公斤,排除水肿等干扰因素,且体脂率仍超标时,就可判定进入医学认定的平台期。这其实是人体启动了“精密的自我保护机制”,就好比把汽车的节油模式开到极致,想要耗掉更多的油,只能猛踩刹车,也就是通过运动来增加热量消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肥胖和脂肪肝亚专科主任 夏明锋:到了一定程度,机体的保护机制,它的效应就会显现出来。比如说我还是维持低热卡的饮食,我还是增加运动量,但是我们肌体对于一些营养匮乏的保护机制,决定了我们只需要很少的能量摄入,就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这个时候,我再维持原来的减重方式效果就往往会不大明显了。

第二就是注意瘦素水平,瘦素是由脂肪细胞产生的一种激素,在减重期间,瘦素水平就会下降,身体会产生更强的饥饿感,减肥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此时就需要重回日常的生活状态,包括减少压力,均衡饮食。具体来说,对于微胖人群,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突破平台期;但对于体重超过200斤的重度肥胖者,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突破瓶颈。

夏明锋表示,减重平台期需要寻求一些专业的帮助,来指导患者继续执行减重的治疗。体重或者是体脂百分比,还是明显超过正常的,需要可能更积极干预,或者对患者进行更专业指导,让他的体重能够进一步下降。

  • 首先是饮食的控制上,每天持续的一个低热卡饮食。
  • 第二方面是能量的代谢,比如同样吃一顿饭,以前能很好地代谢掉,随着肌肉量的减少,活动能力下降了,往往再进行同样程度的运动,就不一定能达到同样的一个热卡下降。
  • 第三个方式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把自己内分泌的各项基数能够调到一个非常好的状态,这个对于减重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做好饮食和运动管理 科学减重

提倡减重的最大目的,是希望通过引导大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降低超重肥胖率,从而降低慢性病发病率,改善健康状况。做好饮食管理和运动管理,调控好生活方式,是减重的关键。

专家表示,在调配饮食方面,并不是一味强调限制热量的摄入,而且要结合自身的身体情况来进行个性化调整。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主任 方泓:要选择一些优质的蛋白,多吃鱼和豆制品,碳水一定要选择低的升糖指数的,希望是全谷物的。

在运动方面,要交替进行不同的运动方式,从而达到激发代谢。专家支招:参照最新的运动指南,每周应完成150分钟快走、跳舞等中等强度的运动,或75分钟跑步、跳绳等高强度运动。

怎么判断运动的强度?有个简单的判断法:运动时能说话不能唱歌是中等强度,连话都说不利索的就是高强度。

根据这样的判断法,来评估自己合适的运动量,减少运动过量带来的身体疼痛,或者运动少了没有效果。此外,专家表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也是做好体重管理的重要举措。

夏明锋介绍,人体内有一些激素是可以造成体重增加的,比如说皮质醇。如果长期熬夜工作的情况下,皮质醇水平就会异常升高,或者说皮质醇节律紊乱,它会促进我们体内脂肪的合成。

减肥不是冲刺跑,而是一场终身“马拉松”,只有坚持管住嘴、迈开腿、调心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持之以恒,才能做好终身的体重健康管理。

(总台记者 王殿甲 成奕霖)

责任编辑:单宏鑫

相关推荐
  • 现在起,睡觉请调整一下!
    现在起,睡觉请调整一下!

    【来源:广州日报】进入三伏天后你的睡眠质量怎么样?“王医生,我这几天舒服多了,睡得好了,人也轻快了。”近日,65岁的丁女士来到宁波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复诊。她说经过调整后,状态好了很多。三伏天里,很多人都有丁女士一样的苦恼——开空调睡,怕受凉肩颈痛;不开空调又睡不好。图片由AI生成丁女士有比较严重的类

  • “外卖大战”首批受害者出现了!
    “外卖大战”首批受害者出现了!

    优惠力度太大忍不住狂下单?近日浙江的时先生(化名)因为热衷于参加各大外卖平台的活动每天都在“0元购”各个品牌的奶茶平均一天要喝上四五杯图源:社交媒体截图。结果喝成了三高和痛风也把自己喝了进了医院网友纷纷发言:图源:社交媒体截图。常喝奶茶从里到外伤全身奶茶虽然诱人,但暗藏危险!常喝奶茶,不但会损害心、

  • 消费者最想要营养与饮食健康 新健康消费生活趋势报告发布
    消费者最想要营养与饮食健康 新健康消费生活趋势报告发布

      本报讯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于近日发布的《请回答·2025新健康消费生活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营养与饮食健康为消费者首要认知诉求,差异化关注点催生多元健康管理方式。  当前,越来越多的专业医生进驻社交媒体,使得健康知识公平“破圈”;居家检测、线上问诊让一线医疗资源

  • 靠医疗科普捞金,“网红医生”被点名
    靠医疗科普捞金,“网红医生”被点名

    7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在例行健康提示环节提醒注意“网红医生”把医疗科普当作牟利工具。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胡强强表示,当前,医疗科普是短视频平台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医生通过直播和短视频来

  • 视频丨“我们生产了太多观众不需要的电影!”上影节开幕论坛为电影市场“开方”
    视频丨“我们生产了太多观众不需要的电影!”上影节开幕论坛为电影市场“开方”

    电影供给不足?现在的观众不喜欢看电影了?在6月15日上午举行的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论坛“时代风华 梦启新程”上,各位业内大咖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药方”。电影人需要的不是简单的鼓劲,而是冷静的思考。我们生产了太多电影,其实是观众不需要的。我们要提高电影的“有效性”——可能一半的生产规模,就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