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李文芳 记者 杨子宸
40多岁的张先生(化名)将一面锦旗郑重交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陈艺成的手中。
锦旗背后是一场危急重症的生死较量——半年前,陈艺成团队通过高难度机器人微创手术,在人体最大静脉血管中完成微创“拆弹”,把身患肾癌的张先生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医院供图
止痛药都压不住腰痛
确诊巨大肾肿瘤
时间倒回半年前,热爱运动的张先生时常被腰部剧痛困扰,直到好几片止痛药也压不住了,他才到当地医院看诊。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张先生被确诊为右肾巨大肿瘤合并下腔静脉癌栓。影像显示,肿瘤已经侵犯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更棘手的是,6厘米长的癌栓沿着血管已蔓延至右肾静脉及下腔静脉,一旦脱落就会引发致命性肺栓塞。

医院供图
顶尖难度手术
成功“拆弹”
多家医院评估后认为手术风险极高,建议张先生进行传统开腹手术。张先生抱着最后的希望,慕名找到陈艺成寻求微创手术治疗。
“就像在血管里藏了颗定时炸弹,要赶紧手术不能拖了。”陈艺成团队在仔细评估病情并联合多学科讨论后,为张先生制定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腔静脉取栓术+右肾切除术”的微创手术方案,这是业内公认的泌尿外科顶尖难度手术。
术中,陈艺成精准分离了右肾和下腔静脉,与此同时,肝胆外科团队也顺利将右肝与下腔静脉游离,紧接着就是最危险的血管“拆弹”阶段。
当血管壁切开后,灰褐色的癌栓赫然暴露,医护团队立即吸除癌栓,并实现静脉壁的解剖性重建,避免了致命性大出血和癌栓脱落风险。
最后,陈艺成将巨大的病肾完整切除,整个手术出血量不到1000毫升,张先生在术后仅监护6小时就转回了普通病房,一周后顺利出院。
科普+
什么是肾癌伴静脉癌栓
肾癌是起源于肾脏的恶性肿瘤,其中最常见的是肾细胞癌,约占85%。癌发病率位居泌尿系统肿瘤第三位尽管病因未明,但与吸烟、肥胖密切相关。
肾癌通常表现为肾脏内的肿块,但也可能长期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或影像检查(如B超、CT)中被发现。血尿、腰痛、腹部包块及不明消瘦等症状出现时,多数已经进展到了晚期。
静脉癌栓是肾癌的一种特殊情况。多数情况下,癌细胞局限在肾脏内,但当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癌细胞可能侵入附近的肾静脉乃至下腔静脉,形成一个像“藤蔓”一样的肿瘤组织(癌栓)阻塞血管。如不及时处理癌栓可能沿血管向上生长,甚至延伸到心脏附近。
打个比方,肾癌像在肾脏这片土地上野蛮生长的野草,静脉癌栓则是它的根伸进了土地旁的河流(血管),还可能顺着河道往上游爬。

医院供图
肾癌伴静脉癌栓的表现
早期肾癌可能悄无声息,但当肿瘤越来越多,或出现癌栓侵犯血管使,可能出现以下症状:腰背痛,肾脏区域的隐痛或胀痛;血尿,尿液呈粉红色、红色,或在尿液化验中可见红细胞;腹部肿块,肿瘤较大时可摸到肾脏区域的硬块;全身症状,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癌栓相关症状,下肢水肿、腹部静脉曲张(像“蚯蚓”一样的血管凸起)。注意:部分患者可能完全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异常。
肾癌的预防和应对策略
改善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合理运动,适量散步或轻度运动,增强体质。健康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医生推荐这些人群定期体检:50岁以上、有肾癌家族史、高血压、痛风或吸烟史者。每年1次肾脏B超,筛查肾脏肿块;尿常规检测血尿;血肌酐监测肾功能。若B超发现异常,及时行CT或MRI明确异常情况。
早期治疗出现腰痛(隐痛或胀痛)、血尿、腹部肿块,原因不明的乏力或体重下降,下肢水肿、腹部静脉曲张等症状时,应当尽早就医。医生提醒,早期肾癌通过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高达90%以上。而一旦进入晚期,生存率将大幅下降。因此,早诊早治是关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