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守护养殖致富路

时间:2025-08-09 09:39:00 浏览:0

【来源:山东省纪委监委网站】

近日,在山东省鄄城县益客未来农场3号基地,一排排现代化的鸭棚整齐排列,忙碌的工人们穿梭其间,勾勒出一幅产业兴旺的生动图景。

鄄城县加快推进肉鸭产业转型升级,2024年全县年出栏肉鸭9000万只,全产业链产值达40亿元。该县益客未来农场共有12个基地,建设鸭棚149个,带动鄄城及周边县区养殖户600户,带动就业10000余人。其中大埝镇的基地建有80余栋标准化鸭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肉鸭养殖乡镇基地。

菏泽市纪委监委持续加强对乡村振兴、惠民富民等方面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等行为,对问题线索交办督办,重点问题提级办理、直查快办,通报曝光典型案例。针对鄄城县养鸭产业链发展迅速的实际情况,该市纪委监委督促鄄城县纪委监委紧盯养殖、加工、环保、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推动县畜牧服务中心、生态环境局、住建局及相关镇街协同发力,打通特色产业堵点,守护乡村振兴沃土。

“周某利用担任某镇产业发展资金项目负责人的便利,在肉鸭养殖大棚项目建设中,通过拆分项目的方式,将510万元建设15个肉鸭养殖大棚的项目拆分为两期建设,规避公开招标,确定两家建筑公司负责项目建设,最终受到严肃处理。”鄄城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结合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鄄城县纪委监委持续开展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等方面突出问题治理,通过“室组地”联动、组织纪检监察干部下沉一线等方式,对涉及肉鸭产业的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推动整改,切实扫清产业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为保障产业行稳致远,鄄城县纪委监委督促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全力推广现代肉鸭养殖模式的实施意见》,并将监督嵌入肉鸭产业全过程,在政策落实、资金管理使用、集体收益分红等方面重点发力。该县纪委监委通过走访调研、约谈提醒等方式,持续加大监督力度,督促有关部门主动靠前服务,帮助企业及养殖户解决实际问题。

粪便处理是肉鸭养殖的重要环节,也是养殖户的急难愁盼问题。鄄城县纪委监委督促县生态环境局、县畜牧服务中心和有关镇街积极履行职能职责,研究制定解决方案,打通产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在该县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相关部门和养殖企业进行协作,成立专业化团队,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将鸭粪转化为有机肥,并供应周边村民使用。该举措不仅解决了粪便污染问题,每年还为周边种植户节约化肥成本100余万元,亩均增收100元以上,实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今年以来,鄄城县纪委监委共推动解决制约肉鸭产业发展问题10余个,助力肉鸭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迈进,产业链条持续延伸,让肉鸭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的致富产业。(李严敏 刘希彬)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推荐
  • 田间课堂播撒“硒”望 为万源富硒产业注入新活力
    田间课堂播撒“硒”望 为万源富硒产业注入新活力

    冯津榕 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当前正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8月6日,在四川达州万源市黄钟镇邓徐坝村,万源市富硒产业发展从业人员能力提升暨高素质农民培训(第三期)举行,将一项项实用技术精准送到群众身边,为富硒水稻丰收增添“科技功力”。活动现场,万源市富硒产品检验中心特邀“科创中国”功能农业产业服务团专家白

  •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守护养殖致富路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守护养殖致富路

    【来源:山东省纪委监委网站】近日,在山东省鄄城县益客未来农场3号基地,一排排现代化的鸭棚整齐排列,忙碌的工人们穿梭其间,勾勒出一幅产业兴旺的生动图景。 鄄城县加快推进肉鸭产业转型升级,2024年全县年出栏肉鸭9000万只,全产业链产值达40亿元。该县益客未来农场共有12个基地,建设鸭棚149个,带动

  • 一县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被查!
    一县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被查!

    据黔南州纪委监委消息:黔南州贵定县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蔡光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黔南州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 全球精英齐聚天津!2025滨海“人才节”重磅赛事收官
    全球精英齐聚天津!2025滨海“人才节”重磅赛事收官

      津云新闻讯:7月26日,作为第三届“智汇滨海”人才节的重磅赛事,2025年滨海新区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创客人才赛总决赛在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举行,引才揭榜赛决赛同期落幕。  本届大赛共设置200余个奖项,重点投向智能科技、生物医药、信创、新能源等未来产业赛道。自4月启动以来,共吸引3038个项目报名大

  • 山西转型发展正当时
    山西转型发展正当时

    中经记者 王登海 太原报道三晋大地,曾以“点亮全国一半的灯”铸就能源传奇,却也因“一煤独大”陷入发展窠臼。201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赋予山西全国首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转型“试验田”的使命。十余年间,从深化转型综改到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从搭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