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田间课堂播撒“硒”望 为万源富硒产业注入新活力

时间:2025-08-09 17:34:00 浏览:0

冯津榕 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

当前正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8月6日,在四川达州万源市黄钟镇邓徐坝村,万源市富硒产业发展从业人员能力提升暨高素质农民培训(第三期)举行,将一项项实用技术精准送到群众身边,为富硒水稻丰收增添“科技功力”。

活动现场,万源市富硒产品检验中心特邀“科创中国”功能农业产业服务团专家白云瑞开展专题讲座,围绕硒生物营养强化技术的应用、富硒水稻科学培育、富硒大米执行标准等关键环节进行了细致讲解,为当地富硒水稻产业发展“把脉开方”,助力产业高质量、高效益发展。

随后,课堂移至田间地头。中心工作人员和专家实地观察了秧苗生长情况,并详细回答农户关于施肥时机、用量以及病虫害防治等连串疑问,现场气氛热烈。与此同时,万源市富硒产品检验中心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馈赠——现场捐赠了500斤、价值6000元的富硒有机肥料,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丰收增产底气。

“通过今天的技术培训,我们了解到通过根施有机硒肥等措施,更有利于生产出达标的富硒大米,从而创造出更多收益。”黄钟镇种粮大户王晓艳种了180多亩水稻,分布于邓徐坝、郑家坪两村。

白云瑞表示,万源市土壤硒含量显著高于国内平均水平,具备发展富硒产业的天然优势。此次与万源市富硒产品检验中心的合作,不仅有效推动了万源市富硒水稻的标准化试验示范工作,也为达州市乃至四川省富硒产业发展起到了参考和借鉴的作用。

另据了解,近年来,万源市通过组建科技服务团队、开展从业人员能力培训等措施,推动富硒产业人才队伍持续壮大。万源市富硒产品检验中心技术负责人杨琳介绍,截至目前,我们通过“理论教学+田间实操”的模式,累计培训近600名富硒产业从业人员,培养了一批标准化生产富硒茶、富硒马铃薯、富硒大米的技术能手,为万源富硒产业标准化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相关推荐
  • 田间课堂播撒“硒”望 为万源富硒产业注入新活力
    田间课堂播撒“硒”望 为万源富硒产业注入新活力

    冯津榕 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当前正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8月6日,在四川达州万源市黄钟镇邓徐坝村,万源市富硒产业发展从业人员能力提升暨高素质农民培训(第三期)举行,将一项项实用技术精准送到群众身边,为富硒水稻丰收增添“科技功力”。活动现场,万源市富硒产品检验中心特邀“科创中国”功能农业产业服务团专家白

  •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守护养殖致富路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守护养殖致富路

    【来源:山东省纪委监委网站】近日,在山东省鄄城县益客未来农场3号基地,一排排现代化的鸭棚整齐排列,忙碌的工人们穿梭其间,勾勒出一幅产业兴旺的生动图景。 鄄城县加快推进肉鸭产业转型升级,2024年全县年出栏肉鸭9000万只,全产业链产值达40亿元。该县益客未来农场共有12个基地,建设鸭棚149个,带动

  • 全球精英齐聚天津!2025滨海“人才节”重磅赛事收官
    全球精英齐聚天津!2025滨海“人才节”重磅赛事收官

      津云新闻讯:7月26日,作为第三届“智汇滨海”人才节的重磅赛事,2025年滨海新区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创客人才赛总决赛在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举行,引才揭榜赛决赛同期落幕。  本届大赛共设置200余个奖项,重点投向智能科技、生物医药、信创、新能源等未来产业赛道。自4月启动以来,共吸引3038个项目报名大

  • 山西转型发展正当时
    山西转型发展正当时

    中经记者 王登海 太原报道三晋大地,曾以“点亮全国一半的灯”铸就能源传奇,却也因“一煤独大”陷入发展窠臼。201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赋予山西全国首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转型“试验田”的使命。十余年间,从深化转型综改到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从搭建“1+

  • 看!拔节生长的武汉
    看!拔节生长的武汉

    最新数据显示,武汉科技创新呈现爆发式增长:北斗产业规模半年突破339亿元,人形机器人企业数量已达50余家,脑机接口技术更在全国率先进入临床定价阶段。这些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无数科研工作者和企业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武汉以实践证明:创新需要勇气,更需要定力。埋下创新的种子就能长成参天大树。今年4月,为更好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