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西北工业大学:实现航天器柔性传感系统首次在轨验证

时间:2025-09-08 16:20:00 浏览:0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冯丽)近日,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将“基于柔性传感的卫星关键折展部件状态实时监测系统”送入预定轨道。该系统由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黄维院士团队杨海涛教授与该校航天学院岳晓奎教授团队孙冲副研究员联合研发。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柔性电子传感技术在航天器关键部件状态监测中的在轨应用验证。

随着现代航天器对轻量化、可变形/折展结构的需求日益迫切,如何对其关键部件的状态进行实时、精确感知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柔性电子技术凭借其“轻、薄、柔、透”等优异特性,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全新、有效的技术路径。

此次在轨验证的系统,是黄维院士领导的柔性电子科研团队面向航天极端环境下可靠感知的需求,经过长期潜心攻关取得的重大成果。团队在高性能柔性传感材料选择、信号稳定提取与传输、环境适应性设计优化等核心环节取得了关键技术突破,确保系统在轨运行的精度与可靠性。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卫星关键折展结构的变形状态与姿态信息,为评估结构健康与任务执行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本次任务是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学科与航天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协同攻关的成功实践。黄维表示:“柔性电子是科学技术前沿交叉领域,是典型的底层技术和根部技术。柔性电子技术在高端装备特别是航天领域的应用,对材料性能和系统可靠性要求极为严苛。此次成功在轨验证,是我们团队在该领域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进入宇航级柔性电子技术应用‘无人区’的能力。”

目前,柔性实时监测系统已稳定运行并开始回传在轨数据,研究团队正进行持续监测与深入分析。获取的数据将用于验证系统性能、优化设计,并为未来更高价值航天器的智能状态监测与健康管理提供技术基础。该成果有力推动了柔性电子技术在航天工程中的实用化进程,为我国航天装备的智能化升级与可靠性提升提供了新的技术选项。

作者:冯丽

相关推荐
  • 西北工业大学:实现航天器柔性传感系统首次在轨验证
    西北工业大学:实现航天器柔性传感系统首次在轨验证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冯丽)近日,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将“基于柔性传感的卫星关键折展部件状态实时监测系统”送入预定轨道。该系统由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黄维院士团队杨海涛教授与该校航天学院岳晓奎教授团队孙冲副研究员联合研发。这是我国首次实

  • 河南健康科普界的“奥斯卡”颁奖了
    河南健康科普界的“奥斯卡”颁奖了

    来源:【大河健康报】□ 记者 梁露露 杨璐 孙倩文 文 王晓伟 图8月22日下午,河南省科技馆新馆报告厅内座无虚席。第七届河南省健康科普技能大赛总决赛正激烈进行,从全省3524部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的15部优秀健康科普作品展开了最终角逐。陈更生 摄陈更生 摄多元形式 健康知识“活”起来舞台上,选手们通

  • 国际团队发现富含重元素的超新星
    国际团队发现富含重元素的超新星

    新华社耶路撒冷8月21日电(记者王卓伦 路一凡)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日前发表声明说,该所和美国西北大学牵头的一个团队新发现一颗富含硅、硫和氩等重元素的超新星,而研究人员此前仅在一些超新星中观测到氢、氦等轻元素的特征。该发现有助于科学家探讨大质量恒星的内部深层结构。团队在距离地球约22亿光年的一片区

  • 包银高铁包惠段最高试验速度达每小时275公里
    包银高铁包惠段最高试验速度达每小时275公里

    8月11日,包银高铁包惠段在前期逐级提速联调联试的基础上,进行了最高测试速度等级提速试验,CR400BF-J-0001复兴号综合检测车以275公里的时速对高铁线路设备进行综合检测,各项检测参数达到优良状态,完成了联调联试阶段性目标。记者从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逐级提速试验是根据联调联

  • 一看就会!电子营业执照这样下载……
    一看就会!电子营业执照这样下载……

    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更加便利企业群众办事创业,市场监管总局建设了全国统一的电子营业执照应用体系。自2025年7月1日8时起,企业开办“一窗通”服务平台已关闭领取纸质营业执照的选择功能。电子营业执照是指由市场监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统一标准规范核发的载有市场主体登记信息的法律电子证件。电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