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在医疗机构,看见民法典的生命力

时间:2025-05-30 14:34:00 浏览:0

评论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比立法更难的,是法之必行。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而今,在卫生健康领域,尤其是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民法典涉医相关法条已经融入运行管理的肌理,成为医务人员的行为自觉。


民法典的实施,为推动医务人员依法依规执业提供了基本遵循。

民法典独立设置人格权编、侵权责任编,就患者的物质性人格权(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等)和精神性人格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等权益保护作出专门规定。对于医方来说,民法典的系列规定既是“紧箍咒”,为医疗行为划定了不可逾越的红线;更是“助推器”,持续推动着医疗行为从被动合规向主动创新转变。

民法典第1005条规定,自然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受到侵害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的,负有法定救助义务的组织或者个人应当及时施救。这是对医方施救义务的具体说明。民法典第1227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违反诊疗规范实施不必要的检查。这是对医方医疗行为规范的具体说明。民法典第1219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这是对医方告知义务的具体说明。民法典第1226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保密。这是对医方保密义务的具体说明。民法典第1009条规定,从事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有关的医学和科研活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危害人体健康,不得违背伦理道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这是对医方科研和伦理义务的具体说明。类似的法条还有很多。

这些规定在充分展现对患者权益尊重和保护的同时,也为医务人员依法依规执业提供了基本遵循,为推动现代医学发展提供了良好助力。

民法典的实施,为构建医患之间法治化互动框架提供了法律路径。

民法典充分体现法律的平等与公正,对医方救死扶伤的执业行为及其法律责任进行了全面校订,为医患双方的权益平衡、医患关系的良性维护、医疗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法治基础。

民法典细化侵权责任编,从医疗技术损害的过错责任、医疗伦理损害的过错推定责任、医疗产品损害的无过错责任三个层次进行了详细的责任说明,让患者权益维护更有依据。民法典亦对患者义务进行了建构与梳理。根据相关规定,患者负有尊重医务人员人格尊严、不得侵害医务人员人身安全、不得妨碍公共医疗秩序的义务;负有按照约定履行遵守医嘱的义务,在医疗活动中不仅应配合治疗,更应以最大诚信向医方提供与诊疗相关的信息。

民法典设立医疗损害责任专章,在强调医方责任的同时,也合理设置了免责条款。民法典第1224条规定了特殊抗辩事由,患者不配合医方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的,医方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的,医方尽到了与当时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但限于当时医疗水平难以诊疗的,医方不承担赔偿责任。此外,民法典亦就紧急情况下的知情同意、由不可抗力引起的医疗损害、由紧急避险造成的医疗损害等情形,提出了医方的侵权免责事由。

这些规定充分考虑了医疗行为本身高度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平衡了医患双方的权利义务,避免了医方“全责化”倾向,为医患双方建立了更加公平、理性和法治化的互动框架。

民法典的实施,为实现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法治建设是医疗机构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直接影响着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决定着其高质量发展的速度和效果。

就患者而言,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就医疗机构而言,民法典则是指导医疗行为、经济运行以及科研创新的基本法典。经过5年持之以恒的普法宣传,民法典在卫生健康领域得到了持续贯彻落实,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医疗机构蔚然成风,医务人员也逐步完成了“要我学—我可以学—我要学”的意识转变。

在医疗行为层面,医疗机构充分学习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民法典等的立法精神,严格落实相关法条规定,结合临床工作实际,制定包括医疗行为规范、医疗文书书写、患者隐私保护、知情同意告知、投诉处理等在内的系列规章制度,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在经济运行层面,医疗机构认真落实民法典物权编、合同编等的规定,全面开展合同法制审核等工作,创新实施法律顾问等制度,强化信息系统功能建设,主动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持续提升依法治理和合规经营水平。

在科研创新层面,民法典就人体临床试验、人体器官捐献、人体基因和人体胚胎研究、知识产权保护等进行了全面规制。这既为医疗机构开展科学研究划定了法律红线,也确保了相关研究在不危害人体健康、不违背伦理道德、不损害公共利益的法治轨道上稳步发展。

如果说5年前,民法典之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还只是落在纸面的一条条规定,那么现如今,民法典列明的各项法律义务已经转化为医务人员的行为自觉,其提出的各项保护条款也已经成为维护医患双方权益的坚实铠甲。未来,相信医疗机构将在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的指引下,探索更多的创新举措,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更加安全、更为舒适的诊疗服务和就医环境,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直面健康热点

分享真知灼见

评论投稿邮箱:mzpljkb@163.com


图片

:宁艳阳(媒体人)

编辑:门雯雯 李诗尧

校对:马杨

审核:管仲瑶 徐秉楠


图片
相关推荐
  • 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举办“做透析者 不做透析患者”主题肾友会
    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举办“做透析者 不做透析患者”主题肾友会

    8月28日,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肾脏内科邀请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张凌教授团队、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肾脏病医学部马志芳教授护理团队,成功举办大型肾友关爱活动。本次肾友会以“做透析者,不做透析患者”为主题,吸引180余名透析患者及家属齐聚一堂,通过专家讲座、明星表彰、才艺展演等环节,传递科学治疗理念,

  • 消防通道堆物 七一社区网格员普法清障
    消防通道堆物 七一社区网格员普法清障

      本报讯(记者 韩睿)高层居民楼消防通道成了堆放杂物、储存蔬菜粮食的场所,严重阻碍居民通行,安全隐患较大。网格员逐户走访,以法律法规劝导,“还路于民”,也让广大住户们提高了安全意识。  8月22日下午,七一社区网格员张莉华巡查至北河湾东街1号金林佳园小区19号楼时,意外发现不少楼层的消防通道上摆放

  • 法援案例丨丈夫拒绝承担扶养义务,法援助力患病妻子维权
    法援案例丨丈夫拒绝承担扶养义务,法援助力患病妻子维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鹿青松在菏泽市成武县,一场因丈夫拒绝扶养患病妻子引发的纠纷,通过法律援助的介入得到了圆满解决。这起案件不仅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更彰显了法律对婚姻家庭关系的保障作用。患病遭弃陷困境法援及时伸援手家住菏泽市成武县的姚某某与胡某经媒人介绍认识,于2010年12月27日按照农村

  • 抗组胺药被列入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
    抗组胺药被列入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

    近期,广东省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关注。为进一步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基孔肯雅热医疗救治工作,提高规范化、同质化诊疗水平,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日前联合发布了《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关节痛、皮疹为主要特征。基

  • 民生政策 落地有声丨从“老有所护”到“护而向优”——南宁长护险试点观察
    民生政策 落地有声丨从“老有所护”到“护而向优”——南宁长护险试点观察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守护“一老”的重要之举。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滔7月2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长期护理保险累计惠及超200万名失能群众,减轻群众护理服务费用负担超500亿元。作为国家第二批试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