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文称,北京朝阳大悦城商场将母婴室更改为育婴室,宝妈和宝爸都能用,该措施引发网友热议。而据评论区网友补充,北京惠多港购物中心除了母婴室外,还设有专门的“父婴室”。
母婴室改育婴室,乍看只是一字之差,实则体现了公共场所对公众服务需求的关注,并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将这种需求的满足落实于行动中,这种做法打破了男女在育婴角色中固有的刻板印象。增设父婴室亦是如此。父婴室与母婴室同是一字之差,但此处并无搞性别对立的意思,恰恰相反,这还是一种有效的补充。有人说,育婴室完全可以涵括父婴室和母婴室,何必多此一举?而且公共场所空间有限,增设父婴室难免挤压母婴室的空间,但转念想想,多此一举又何妨?客观来讲,这有利于男性带娃的从容和女性隐私的保护。
以往,宝爸们独自带娃出去需要喂奶、换尿不湿的时候常感苦恼,有些母婴室的外面写着“男士免进”,即便没写也是轻易不敢进,总觉得有些许尴尬。若是里头有人却没有将门关严实,或者敲门无人应答,推门进去,却瞧见新手母亲在里头手忙脚乱,未免失礼。父婴室的推出,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同时,也给宝爸们提供了更多的方便,让他们能够坦然推着婴儿车走入。
同时父婴室的存在也可起到提醒作用。在传统的固有概念里,生儿育女被视为是女性的天职,导致很多的女性被家庭捆绑,甚至日日重复丧偶式带娃。父婴室的设计,则可提醒所有人,为人父者,也应和母亲一样,应当多多陪伴自己的孩子,主动分担育儿责任。
某种角度来说,母婴室改育婴室,或是增设父婴室,不仅是一种“需求导向”的服务升级,更是一场从“母亲专属”向“父母共担”的育儿理念的进化,值得肯定。(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潘玉毅)
来源:河声